• 為什么“現代服務”最難登陸創業板?


    作者:盧山林    時間:2011-03-14





    一家公司能否在創業板上市和它所在的行業到底有多大關系?哪些行業的公司更容易通過創業板發審委委員那一關?哪些行業的公司瑕疵更易被委員們的火眼金睛識破?

    截至2010年12月10日,創業板共224家公司上會,其中186家公司順利通過,37家被否,1家臨時取消。據《創業家》和北京美信志成咨詢有限公司的研究顯示,最容易被創業板發審委否決的行業是現代服務業,14家公司上會5家被否,被否率高達30.77%;其次是信息技術,48家上會10家被否,被否率為20.83%;電子行業15家上會3家被否,被否率20%,名列第三。

    現代農業、海洋工程、航空航天這3個行業共12家企業申報創業板上市,沒有一家被否,全部過會成功。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這三大行業的被否率也較低,分別為8.33%、11.11%和11.11%。

    盡管發審委聲稱,不會因為公司所處行業而否決掉公司的創業板上市計劃,但是不得不承認,申報企業所處行業的商業模式、市場集中度、行業前景、行業存在的問題等,對其能否成功過會具有很大的影響。

    以現代服務業中的物流業為例,新寧物流上市后,很多物流企業都希望上創業板,但是安得物流、東方嘉盛的被否毫無疑問會讓行業內人士更為謹慎。整個行業仍處于多亂散小的階段,有些物流企業其實只是單純的運輸或倉儲公司,并沒有現代物流的概念,這些都會對物流企業上創業板產生影響。

    信息技術類公司的大規模被否也頗有意思。本來這應該是創業板大力支持的一個行業,但是因為大部分公司規模偏小,結果被發審委拒絕。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其背后可能是發審委對微型企業的恐懼,盡管這和創業板的主旨相悖。

    電子行業一般應用流水線制造模式,大多屬于典型的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盡管產品成本材料比重大,彈性空間小,銷售價卻呈下滑趨勢,成本降低的壓力較大。但是其被否率高達20%,卻和行業關系不大。

    需要注意的是,現代農業9家公司全部過會,但其中多家公司既無創新性又無成長性,很難理解發審委員們的口味。

    不過生物制藥、新能源、節能環保的高通過率,背后應該體現了證監會試圖通過創業板扶持這些行業的戰略意圖,這些行業未來上會公司的過會概率應該會大于其他行業。


    來源:現代物流報  盧山林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