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家預測,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在兩年內將難見起色,其間運價可能會出現小幅震蕩上揚,但市場仍然難以回暖。美國紐約投資銀行DahlmanRose在報告中明確警告,干散貨航運業市況在2014年前不會有太大的改善。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散貨航運市場的不景氣?
現以國際干散貨市場上的海岬型船市場為例進行分析。2月24日,海岬型船4條航次期租航線平均日租金大幅跳水,從上周四的6800美元跌至4800美元。一般境況下,海岬型船每日的運營成本應該控制在7000美元以上才能保證其正常運營。參照這種分析對比來看,如今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上的海岬型船的船東們正在進行蝕本運營。從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面臨的形勢分析:近期,國際油價由于中東地區形勢不穩定而大幅提升;后期,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即將迎來大批新造船交付使用。市場難以消化的大量運力擁擠而入,必定會對市場造成嚴重的沖擊。
在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處于危險境地的同時,干散貨船公司也面臨著運營成本增加和運價下跌的雙重考驗,游走于崩潰的邊緣。據悉,韓國第二大干散貨海運公司KoreaLine正是由于其負債額巨大,加之干散貨船租金暴跌,收入不足以承擔船舶的運營成本,已經正式申請破產接管。DahlmanRose分析師還表示,多家國際知名干散貨船公司均出現了貸款與估值比率(將貸款額除以銀行對公司擁有資產的估值所得出的百分比,該比率越高則借貸人違約的可能性就越高)高于正常水平的現象。這其中包括希臘船公司Genco、ExcelMaritime和美國船公司EagleBulk。
大多數業內人士稱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如此疲軟,主要問題可能在于大量新造船紛紛涌入市場運行,造成市場不能及時消化剩余運力。據相關統計,2010年世界造船行業共完工船舶2780艘,合計完工14607.4萬載重噸,同比增幅24.7%。其中,干散貨船完工950艘,同比增長73%,合計完工7742.6萬載重噸,同比增長79.3%。此外,各地頻頻爆發的各類事件,如:利比亞騷亂導致國際油價大幅增長、澳洲熱帶風暴致使主要鐵礦石出口港封閉、印度限制鐵礦石出口等因素,都是令干散貨運輸市場難以復蘇的原因。目前,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應該盡快采取船舶拆解、減速航行等措施,以消化多余運力,緩解市場緊張狀況。否則,國際干散貨運輸市場將長期陷入難以走出的“泥潭”之中。
來源:現代物流報 李晶晶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