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國家發改委主任張平談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回答日本記者提問時說,中國摸索海洋經濟的發展路子,在山東、浙江、廣東開展了海洋經濟發展的試點,讓這些地方先走一步,鼓勵創新,成功經驗為全國借鑒。
在張平眼里,舟山群島新區,就是這樣一塊幫助中國海洋經濟起飛的試驗田——其實,包括舟山在內的浙江26萬平方公里的海域,3.5萬平方公里的陸地,都是這樣一塊試驗田,承載了在更高平臺上再騰飛的希冀。
今年全國兩會前夕,《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獲得國務院的批復,這是浙江頭一個躋身國家發展戰略的規劃,也是中國第一個海洋經濟示范區規劃。規劃期為2011—2020年,“十二五”時期是規劃的重點時期。
國家海洋經濟戰略為什么選中浙江
上海浦東新區、天津濱海新區、重慶兩江新區、海峽西岸經濟開發區、環鄱陽湖生態經濟區……近幾年,中央高層在區域戰略棋盤上頻頻落子,試圖把各省市最具特色的經濟模式上升為國家戰略,如今,浙江承擔的重任終于明確:海洋經濟。
為何選中浙江,中國工程院院士沈國舫分析,浙江不僅有深水海岸線,還北承長三角、南接海峽西岸經濟區,西連長江流域和廣袤內陸,東邊則直面太平洋,且緊靠國際航運戰略通道,這樣的區位,搞海洋經濟優勢獨占。此外,舟山還是中國最大的群島市,也是我國大陸唯一直接深入太平洋的戰略要沖。
發展海洋經濟,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陸域發展有一定的經濟基礎,中國工程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振海說,浙江經濟各項指標都位居全國前列。
未來十年浙江經濟升級為什么依靠海洋
從荷蘭到英國再到美國,縱觀近現代的大國崛起故事,走的無不是海洋強國的路子。
省長呂祖善說,海洋強則國強,海洋興則民族興。21世紀是海洋世紀,開發利用海洋是全世界的選擇。
改革開放前30年,以小狗般靈敏嗅覺著稱的浙江民營經濟,曾獨領風騷。如今,浙江舊的經濟發展模式遇到三重挑戰:與兄弟省市相比,市場經濟的先發優勢所剩無幾;1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位居全國倒數,缺地成為經濟制約;煤炭、石油、鐵礦、糧食,這些大宗資源浙江樣樣都缺,資源也是瓶頸。
地域小省浙江卻擁有廣袤海洋,26萬平方公里的海域是陸地面積的兩倍多,不僅如此,這片海還擁有著如下全國第一:
6696公里海岸線,全國最長;
可建萬噸以上泊位的深水海岸線長506公里,占全國的三成多,尤其寧波—舟山港域,是中國建設世界級深水港群的最佳選址;
海島數量2878個,約占全國的四成;
舟山漁場是全球四大漁場之一,可捕撈量全國第一;
潮汐能、波浪能、洋流能、溫差能浙江統統都有,僅蘊含的潮汐能就占全國的四成,可供開發的海洋能居全國首位;
東海石油資源,主要分布在浙江海域。
資金安排項目布局等示范區將得到積極支持
國務院在批復中說,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關系著中國的兩個全局:一是中國實施海洋發展戰略的全局,二是中國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的全局。
浙江省發改委副主任劉亭說,這個示范區最終的發展目標有兩個,一是成為我國海洋經濟參與國際競爭的核心區域,二是成為保障國家經濟安全的戰略高地。
供職于海洋二所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金翔龍說,示范區的特殊意義在于先行先試,摸索經驗,為中國海洋經濟發展尋找一條比較好的道路。
先行先試,意味著游戲規則的創新。國務院指出,國家各相關部門要在資金安排、項目布局、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浙江積極支持。同時提出要為示范區的發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
有了這個表態,意味著浙江在建設示范區的10年間,申請資金、審批相關項目時能得到國家部委的支持,并獲準創新海洋經濟發展體制。
今后要在溫州臺州搞試點 民企老板也能投資海岸線
海洋經濟體制創新,浙江已有了些思路:
打破行政分割,讓全球最大綜合港口寧波—舟山港統一規劃、管理。
培育壯大航運交易、海事會展、海事法律、航運咨詢等中介機構,這些機構普通人或許聞所未聞,他們今后不僅將成為三百六十行之外的新行業,而且全是高利潤的行業。
探索成立海洋開發銀行,發展船舶融資、航運融資等金融服務,并開展涉海中小企業聯保貸款試點。
嘗試海域使用權及流轉改革,探索完善岸線有償使用制度,開展農業用海轉為建設用海等改革試點。
海洋經濟這塊蛋糕,有好些板塊民營經濟長期看得見吃不著,政策的玻璃門擋住了民營資本進入的道路。今后將在溫州、臺州搞改革試點,清理不利于民營資本進入海洋開發的政策性障礙,讓民營企業參與之前一直被國有企業壟斷的港口物流、戰略物資儲運、石化工業,民企老板們還能投資海岸線、灘涂、小島、海域的集中連片開發。
貨物在寧波港交易一年收入可超200億
浙江成長為海洋經濟強省,在可預見的將來,將為中國創造三大亮點:
一是“三位一體”的港口。
如今的寧波港,不過是個貨物裝卸的地方,今后,還要變成大宗商品交易平臺,擁有金融服務、信息平臺、疏散運輸網絡。貨物在寧波港裝卸,一年的裝卸費不過十多億元,如果就地交易,收入可超200億元。
如今,在世界航運中心波羅的海,發布干散貨指數是全球大宗商品價格的晴雨表,如果浙江的港口也能集萃這樣的權威信息,或許可以暢想,不久的將來,全球商界巨子清晨起床后,必看寧波-舟山指數。
二是龐大海洋戰略性新興產業群。
這份新興產業目錄包括:石化成套設備、潮汐能設備、海水淡化設備、核電設備、港口機械、海洋生物醫藥、海洋可再生能源、海水利用、海洋勘探開發。
三是舟山將成為中國的三大基地。
即大宗商品國際物流基地、現代海洋產業基地、國家級海洋科教基地,舟山的定位則是群島型花園城市。
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
依照《浙江海洋經濟發展示范區規劃》,示范區包括浙江26萬平方公里的海域,及杭州、寧波、溫州、嘉興、紹興、舟山、臺州7個設區市的市區,7個設區市下轄的沿海縣、市、區,總陸地面積3.5萬平方公里,其中海島面積0.2萬平方公里,占全浙江陸地的三成左右。
在這么大片區域搞海洋經濟,不可能平均用力,浙江在示范區內的布局被簡稱為“一核兩翼三圈九區多島”。
一核:即寧波—舟山港海域、海島及其依托城市。南部區域的重點是集裝箱現代物流,北部區域重點完善由海洋進入江河的系統。
兩翼:環杭州灣產業帶以及其近岸海域是北翼,引領長三角地區的海洋經濟;溫臺沿海產業帶及其近岸海域是南翼,與福建海西經濟區接軌。
三圈:杭州、寧波、溫州三個沿海都市圈。都市圈里搞海洋基礎研究、科技研發、并把科技成果轉化為海洋產品。
九區:重點建設杭州大江東、杭州城西科創、寧波杭州灣、寧波梅山物流、嘉興現代服務業、紹興濱海、舟山海洋、臺州灣循環經濟、溫州甌江口9個產業集聚區。
多島:重點開發梅山、六橫、金塘、普陀山朱家尖、桃花島、洋山、南田、頭門、大陳、大小門、南麂等重要海島。
來源:都市快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