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桐廬“跑腿”經濟“開枝散葉”


    時間:2011-03-08





      日前,浙江桐廬迎來一件盛事:時隔10年后,申通快遞公司的年會“重回故里”,來自全國各主要網點的負責人齊聚一堂,共商公司發展大計。申通快遞資深加盟人﹑義烏申通總裁鄧德庚告知記者,不僅申通公司,國內廣為人知的民營快遞巨頭——“四通一達”(申通快遞、圓通速遞、中通速遞、匯通快運、韻達快運的合稱)均由桐廬人創立,且創始人都來自該縣鐘山鄉幾個相鄰的村莊。而且,這五家公司的工作人員中桐廬人均占多數,目前總的從業人員是21.6萬,年銷售額近300億元,占據了中國快遞市場總收入的半壁江山。

      桐廬,自古便是水陸交通匯集之處,這里的“廬”即指古代驛站,也即郵驛通信之處。為探究快遞界“桐廬現象”,記者奔赴民營快遞“發祥地”——桐廬鐘山鄉探訪。

      “快遞發祥地”別墅成群順著幽靜的桐君山盤山而上,青山滴翠,云霧繚繞,夏塘村到了——這里是桐廬快遞“開山鼻祖”聶騰飛的出生地,韻達快遞董事長聶騰云系其弟弟。聶家的祖屋已經變成了兩幢造價逾千萬元的別墅,門前河水潺潺,一座“騰飛橋”將別墅院落與河對面連接,這是聶家為紀念英年早逝的聶騰飛而建造的。這里往上叫歌舞村,是中通快遞董事長賴梅松的老家;歌舞村接壤的子胥村是如今申通快遞董事長陳德軍的老家;往縣城方向的喻家村是圓通董事長喻渭蛟的老家。這些村子有個顯著特點就是山間屹立著密集的別墅群,鄧德庚告訴記者,這些別墅的主人們,就是散布在全國各地的桐廬快遞人建造的,雖然一年只住幾次,但還是愿意為那幾次的“榮歸故里”投資,他自己正在建造的近700平方米中式別墅,造價超過600萬元。

      記者看到,子胥村的別墅最為密集,該村“幾乎家家有人投身快遞行業”,且都是效力于申通這一家企業,馬路兩側約30幢別墅,蔚為壯觀——他們的主人如今是杭州﹑青島﹑長沙﹑成都等地的申通老板。

      子胥村村主任陳貴榮很是自豪:“全村400余戶共1643人,青壯勞力約有90%投身快遞行業,發跡了都會回村建造豪宅,村里除了缺乏勞力的家庭,其余都很殷實富庶,”他表示,快遞行業極大地帶動了村里青壯勞力的就業與創業,其子即將畢業于浙工大,如果沒有更好地工作,便會投奔同村申通老板們而進入快遞行業。

      “跑腿”已經開枝散葉陳貴榮主任坦言,由于子胥村和周邊村莊人均只有三分地,這種生存環境逼迫青壯年們“走出大山”去闖。桐廬縣副縣長童明說,聶騰飛是桐廬快遞史甚至中國快遞史上繞不過去的人物——1993年,剛20歲的聶騰飛立志走出大山,赴杭州一家印染廠做工,偶然中,聶騰飛發現了一條生財之路:杭州若干貿易公司的報關單需要送到上海,為了不耽誤貨物出關,往往報關單第二天就必須送到上海,而當時的郵政速遞最少需要三四天時間,于是聶騰飛和同伴詹際盛兩人萌生了從中幫忙跑腿的想法——幫貿易公司把報關單在第二天送達上海,說干就干,兩人成立了一家名為“盛彤”的物流公司,因為業務目的地主要是上海,他們隨后把公司名字改為“申通快遞”,這是國內第一家民營特許加盟的快遞企業。

      記者獲悉,桐廬籍快遞企業直接或間接脫胎于申通。由于業務激增,效益可觀,申通創業者開始高瞻遠矚:快遞業是個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需要資金、技術、人才高度集中,快遞員隊伍擴大是當務之急。由于快遞這一行業的特殊性,對于快遞員的信用有著天然的需求,陳德軍等申通管理者很快想到了桐廬的家鄉親友,對于重視宗族觀念的中國人而言,來自鄉里鄉親的快遞員,最大的好處就是不會發生帶著包裹和信件中途消失的事情。

      申通的成功,吸引了更多的鄉親加入到這個行業中來:親戚帶親戚、朋友帶朋友,短短數年,申通業務便覆蓋長三角地區并擴展全國,桐廬的快遞從業者也從夏塘村和陳德軍所在的子胥村,擴展到了鐘山鄉,乃至桐廬的所有轄區。

      鄧德庚告訴記者,桐廬走出去的快遞大佬們,要么是同學,要么是親友:早期申通的創業團隊中,喻渭蛟的妻子張小娟曾是申通的財務,賴梅松的合作伙伴曾經是申通的分公司經理,聶騰云其時跟隨著哥哥聶騰飛在申通負責慈溪分公司,日后他們分別創立了“圓通”、“中通”和“韻達”。

      據悉,目前全國18家規模以上的民營快遞企業中,“桐廬快遞”占了6家,它們的發展勢頭極為迅猛。最近,申通總部投資2億元,在總部建設新的分揀中心,新購9.6米長的快遞車輛18輛,并在江蘇常州市擴建一個吞吐量達200噸的中轉部;圓通快遞將投資3.5億元,規劃建設上海、廣州、成都、長沙、杭州等集分揀、倉儲于一體的大型運轉中心,并積極拓展海外業務,開通了中東、東南亞專線;中通快遞已在上海青浦區投資1.2億元建造新的總部基地;韻達快遞在杭州、溫州投資1.5億元新建2.5萬平方米的中轉站。

      低成本擴張凸顯短板得益于加盟制模式,申通快遞1993年創建以來實現了低成本快速擴張,目前,申通快遞在全國各省市有600多個一級加盟商和2000多個二級加盟商、4000多個門店,50多個分撥中心,全國網絡共有從業人員4萬多名,上萬輛干線和支線網絡車,日均業務量超過100萬票。2010年的營業額突破100億元。

      雖然業務量穩居第一,但申通利潤卻比不上順豐。順豐所采用的直營制,盡管資金投入較多,管理成本也有所上升,但隨著一體化的推進和執行力的落實,其服務質量和運營效率擁有了體制上的保障,多位業界人士表示,較之于直營制,加盟制的弊端已經顯露。

      無論四大跨國快遞公司,還是在國內領先的郵政EMS和順豐,都采用了近乎100%的直營體系,這與95%的網點采用加盟模式的申通快遞形成鮮明反差。近兩年,圓通、中通等同樣依靠加盟制起家的民營快遞公司,開始不約而同地加大直營比例,但申通快遞依舊堅持加盟路線,并認為可以通過加強管理來彌補加盟制的不足。

      但記者了解到,目前客戶投訴率較高的民營快遞公司,基本都是加盟式快遞企業,對此,中國快遞咨詢網首席顧問徐勇將這種弊端概括為,加盟商各自為政,以自己為原點,以自身利益為半徑畫半圓,為短期利益而犧牲質量和品牌。沈陽及合肥申通負責人表示,對加盟制為主的民營快遞公司而言,最主要的難題是一體化管控和內部利益協調,而快遞業務需要網絡化、一體化、信息化、集約化運作,加盟制很多時候成為障礙和瓶頸。也有業內人士認為,加盟制民營快遞企業還容易陷入產品單一、同質化競爭、大打價格戰的惡性循環。

      近段時間,圓通、韻達、匯通、中通等國內規模較大的加盟制民營快遞公司,都在不約而同地對加盟制進行轉型升級,核心是增大直營、參股和控股的力度,加大總部對網點的管控和利益統籌,其中幾家快遞公司推行“三三制”的產權結構整合,目標將是1/3的加盟商進行股份制改制,1/3加盟商保留,1/3加盟商改制成為代理,這樣細化了市場,提升了服務,收效明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