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應用與創新并舉


    時間:2011-02-25





    近日,記者從北京中關村科技園區管委會獲悉,中關村在物聯網技術方面具有較好基礎,特別是在寬帶移動無線通信網、下一代互聯網、傳感網等領域掌握了一批核心技術和標準,基本與國際保持同步。

    中科院早在1999年“知識創新試點工程”中就將傳感網作為重點方向,在微 - 納傳感器、傳感器網絡通信技術等方面取得技術突破。北大、清華、北郵等高校在傳感網和射頻識別等方面進行了多年的研發,擁有較好的技術基礎。

    另外,在傳感器、網絡傳輸、數據處理和應用軟件等產業鏈關鍵環節中,中關村還聚集了一批領先企業,為物聯網的產業化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據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的調研,北京的物聯網產業資源基礎和現有規模占全國的40%以上。

    示范工程取得成效

    通過組建產業技術聯盟、支持開展關鍵示范應用、建設公共技術平臺、政府股權投資等措施,促進物聯網企業做強做大和產業快速發展。

    2009年,北京市科委支持由多家中關村企業牽頭,整合北京郵電大學、中科院軟件所、市政市容管委信息中心等物聯網產業創新資源,成立了中關村物聯網產業聯盟。截至2010年底,聯盟成員向市場提供成熟的物聯網解決方案55項。承接了2010年國家重大科技專項項目“物聯網操作系統、中間件和統一通信平臺”。

    在公共安全、智能農業、城市管理等重大需求領域,中關村企業成功實施了一批物聯網示范工程項目,促進了物聯網技術和新裝備的推廣,帶動了中關村物聯網產業的規模化發展。

    在公共安全領域,朝陽區一氧化碳中毒及火災預防監控示范項目,圍繞冬季出租房屋燃煤中毒率高的問題,解決了3萬戶出租房屋冬季一氧化碳中毒事件的實時監控、第一時間處理的問題,做到五級報警管理。長安街過街通道視頻監控寬帶物聯網示范項目,解決了地下通道行人安全無人監控、事件發生后無據可查的問題。在生態環境領域,北京工地環境監控管理系統項目,解決了城區內工地揚塵、揚沙、作業工人安全等露天工地的環境實時監控問題。在智能農業領域,精準設施農業物聯網應用示范及產業化項目,實現了農業大棚節能減排和智能控制,以及大棚內環境的無線遠程管理和控制。在市政管理領域,停車場智能監管體系,實現了車位的實時數據管理和調配。

    多措并舉支持技術創新

    北京市科委會同市發改委組織物聯網聯盟及相關企業成立北京物聯網關鍵應用技術工程研究中心。該中心由12家產學研機構共同投資5000萬元成立。工程中心將緊密聯系物聯網“感傳智用運管”等各關鍵產業鏈環節,建立公共技術研發和創新支撐平臺,整合北京物聯網技術創新資源,開展物聯網相關的協同技術創新、標準研制和公共測試認證服務。工程中心已于2010年7月9 日掛牌。抓住物聯網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的機遇,市科委會同中關村發展集團,通過政府股權投資、發展集團自有資金投資等方式加快產業聚集,形成中關村物聯網產業創新集群。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