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空物流,按聯合國物流委員會的定義,是指依托航空運輸而延伸繁衍出來的物流產業。在桂林城區向臨桂擴張的大背景下,在臨桂建設臨空物流園,已被臨桂縣委、縣政府提到了重要的議事日程。
一、建設臨空物流園設想符合臨桂新區發展戰略和產業布局思路
- 首先,建立臨空物流園,是貫徹落實桂林市城市發展戰略的具體體現。建立臨空物流園,可以利用臨桂的交通優勢,吸引產業項目和城市人口向臨桂新區集聚,從而實現“產業集群基本形成、人口集聚初具規模”的奮斗目標。
其次,建立臨空物流園,有利于推動臨桂新區的工業園區建設。按照建設臨桂新區的總體要求,要盡快規劃建設新的較大規模的工業園區,而進入工業園區的這些高新技術產業的產品以及原材料,對航空運輸的依賴性都比較強。因此,在新的技術產業園區周圍,應當配套建設臨空物流園。
再次,建立臨空物流園,將對桂林兩江國際機場的發展產生積極影響。產業園的形成與發展對航空的依賴性正在逐步增強,特別是一些高價值和有特殊時效要求的產品,包括鮮活產品、精密機械設備系統、通信和電子產品等,都需要通過航空運輸來提高上市速度。因此,建設一個臨空物流園,不僅可以充分利用航空的優勢提升臨桂新區的服務保障功能,同時也可以為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吸納充足貨源,促進機場航空業務量增長。
二、在臨桂新區建設臨空物流園的諸多優勢
首先是政策優勢。今年臨桂縣委、縣政府提出要按照“一主三輔二組團”的思路,把臨桂新區建成桂林新的政治、經濟、旅游、文化中心,形成大旅游、大產業、大物流的新城區。并明確指出要加快綜合物流園區、現代物流配送中心和航空港保稅物流園區的規劃建設,形成物流園區與新區發展的互動。
其次是區位優勢。臨桂縣距桂林市中心僅有5公里,距兩江國際機場也不過10公里,桂(林)海(北海)高速公路、桂(林)梧(州)高速公路、國道321線、省道306線,湘桂鐵路交會縣城,籌建中的桂林至三江高速公路,貴廣鐵路貫穿縣境,交通優勢十分明顯。
再次是產業優勢。近年來,臨桂縣規模工業迅速發展,全縣規模工業企業達90家,年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達到20多家。當前,臨桂縣委、縣政府正按照“一區多園”統籌發展思路,進一步加大對產業園區整合力度,努力打造五大產業集群。配套建設臨空物流園,不僅不會為貨源而擔憂,同時也可以為五大產業園區的建設發展提供優質服務和堅實保障。
第四是土地和基礎、配套設施等方面的優勢。臨桂縣委、縣政府已經向五大產業園區的周邊拓展工業用地5500畝;同時,縣委、縣政府還多方籌措資金,加快了園區道路、供電、供水、排污等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銀行、通信、郵政等配套設施建設。這些為產業園區發展創造的有利條件,同時也可以為臨空物流園的建設提供便利,避免重復建設。
第五是機場的資源優勢。桂林兩江國際機場是廣西目前最大航空港,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全國第29位,在全國非省會機場中名列前茅,是桂林乃至廣西聯系國內主要城市以及東亞、東盟主要國家和地區的重要空中門戶,這一優越的空中交通優勢,勢必會給臨空物流園的建設與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三、在臨桂新區建設臨空物流園的幾點設想
(一)臨空物流園建設可資借鑒的典型案例。在建設臨空物流園方面,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都有許多可資借鑒的先進經驗,比如北京空港物流園區。北京空港物流園區在首都國際機場附近,西距北京市區15公里,園區周邊由101國道(京密公路)、城市輕軌、六環、京承高速路、機場高速路、順通路等形成了四通八達的路網系統,與臨桂縣的區位優勢十分類似。
(二)臨空物流園的發展定位。臨空物流園區可按照“整體規劃、多元投資、一站式服務、統一監管、聯動發展”的原則,聯合航空物流供應鏈的各方(包括“一關三檢”),尤其是與航空公司、機場專業管理公司、集運公司、第三方物流公司以及周邊地區的工業園區等的合作、合資,建立適應物流市場需求的現代臨空物流服務體系。同時,通過與航空物流價值鏈的各方合作,共同搭建公共的臨空物流信息平臺,全方位地為物流客戶提供航空運輸、訂艙、倉儲直至報關等“一站式”全套臨空物流解決方案和以“敏捷物流和精益物流為核心”的增值服務,最終形成便捷、高效的現代物流產業集群。
(三)臨空物流園的發展類型。臨空物流園的類型可分為地主型、自主型、合作型、聯合型以及服務型等等。針對臨桂新區的實際以及起步較晚、資金缺乏等特點,臨空物流園可選擇合作合資型,這樣,既可以解決資金問題,又能有效地調動各方積極性和資源優勢,引進先進的管理技術,同時還可以有效地形成物流網絡,達到整合資源、聯動發展的目標。
(四)臨空物流園的初步規劃。園區規劃總面積可控制在2平方公里內,利用3至5年的時間,建設完成“五個中心”,即:航空物流中心、海關監管保稅物流中心、社會物流配送中心、快遞中心和商務中心。一期規劃可先征100畝地,用于建設航空貨運站、海關監管倉庫、聯檢單位辦公用房及商務酒店等基礎設施。
(五)臨空物流園的發展策略。園區將按照“一次規劃,分期建設”的原則,做好八方面工作:一是積極爭取相關政策支持,使園區建設盡早上馬;二是引入多方投資,共同打造物流基礎設施;三是建立高效的有償信息服務平臺;四是加強與“一關三檢”的協調,努力形成“一站式”服務;五是建立與鐵路、公路等物流樞紐的銜接;六是實行合理的貨運代理準入政策;七是引入適當的物流服務商進行有序競爭;八是對園區內外的諸多資源進行整合,形成網絡化發展。
四、建設臨空物流園須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是要注重征地環節。這是建立臨空物流園的先決條件,也是農民最重要的生產資料和生活保障。嚴格按照國家關于土地方面的政策,做好征地工作和失地農民的補償及就業工作尤為重要。
二是要注重科學規劃。堅持用“城市經營”的理念搞開發,用“沿海發展”的速度搞建設,按照一次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筑巢引鳳,努力打造能體現桂林重視環保特色的“現代化園林式的新型臨空物流園”。
三是要注重招商引資。能否擁有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且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項目入駐,是臨空物流園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四是要注重機場建設,最大限度發揮臨空優勢。民航局已將桂林機場航站樓擴建納入了“十二五”的重點工程項目。桂林兩江國際機場已于2010年開始了前期準備工作,準備利用一年左右時間進行土地征用、規劃設計、地質勘探以及預可行性研究等籌備工作,力爭在2011年底開工擴建新的航站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