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眾多互聯網專家熱議電子商務創新盈利模式


    時間:2011-02-15





      日前,由工信部牽頭,發改委等9部委聯合制定的《電子商務“十二五”規劃》(初稿)已經草擬完成,根據《規劃》,電子商務被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云計算等新興技術在電子商務當中的應用將被重點扶持,產業鏈整合和物流配套工程將進一步得到促進,工業、商貿物流、旅游服務等傳統企業將深化電子商務應用,移動電子商務等新興商務模式將得到進一步的促進。此舉標志著中國電子商務邁入嶄新的十年發展機遇期。

      隨著Web2.0的發展,信息的爆炸式增長,信息的有效搜索越發具有價值。百度率先舉起“中國人自己的搜索引擎”這面大旗,通過“搜索引擎競價排名”,用戶可購買關鍵詞讓自己的網頁更容易被搜索到。

      隨著網速的提高,在網上看視頻由等待的煎熬變成了即時的享受。視頻網站也雨后春筍般發展起來。“視頻網站收入主要還是靠廣告,但是用戶付費會越來越多。”易觀國際高級咨詢師李智說。

      熊澄宇教授認為:“視頻網站會越來越以正版版權擁有量作為核心競爭力,尋求自己的盈利模式。”

      在阿里巴巴創造性解決了信用認證、網上支付等問題后,電子商務很快發展起來。在B2B商家對商家的貿易的市場上,阿里巴巴占有絕對份額。其專心做信息流、繞開物流、適時進入資金流的發展思路獲得成功,主要盈利模式是企業付費。

      個人零售市場上主要分成兩大塊,一塊是C2C市場個人對個人,淘寶網占有絕對份額,免費為賣家和買家提供一個平臺,通過商品的搜索競價排名和廣告獲得收入。

      另一塊是B2C市場商家對個人,盈利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平臺型,如淘寶商城,主要收入來源是交易提成;一種是銷售型,如當當、京東、卓越、時代萬貨等靠差價賺錢。

      “目前的趨勢是平臺型和銷售型在互相滲透。京東、凡客也在走平臺路線。百度的樂酷天也是兼而有之”李智說。最近一兩年來,越來越多的傳統商家開展了網上銷售,如中糧集團的我買網,百麗和李寧的官方商城,銀泰百貨網等。

      網購爆發,微博火爆,社交拓展……在服務為王時代里,互聯網全面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網絡和新煤體與商務的完美結合模式更是不斷創新。

      2010年是網購爆發增長的一年。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數據,網絡購物用戶2010年增長了48.6%,是用戶增長最快的應用模式。截止到2010年12月,中國電子商務市場交易額已逾4.5萬億,同比增長22%。其中,B2B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3.8萬億,同比增長15.8%,增速有所放緩,但行業整體仍保持穩定發展態勢;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達5131億元,同比增長97.3%,較2009年近翻一番,約占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的3%。

      此外,報告還預計:在未來兩年內我國網上零售市場交易規模將會步入全新階段,全年交易額有望首度突破10000億元“大關”,約占全年社會商品零售總額將達5%以上。近年來,中國政府對電子商務的重視程度進一步提高,自2009年以來,電子商務的健康、持續與穩定發展,離不開政策扶持與監管,政府對于電子商務的重視滲透到了電子商務的方方面面,從物流、信息流到資金流等。

      2010年還是團購元年。“雖然團購早就在一些社區網站存在,但2010年拉手、美團、F團、QQ團等網站獨立喊出團購的口號,半年之內市場就增長到10億元人民幣的份額。”李智介紹。

      拉手網CEO吳波介紹說:“拉手網主要是向商家收取服務費,但現在還在虧本,難在中國服務業整體發展水平還不高,精選商家的成本很大,線下服務品質難以保障。”

      與電子商務類的快速增長相比,網絡娛樂則進入相對平穩的發展期。2010年大部分娛樂類應用滲透率已下滑,網絡音樂、網絡游戲和網絡視頻的用戶滲透率分別下降4.2%、2.4%和0.4%。

      2010年,我國網民規模達到4.57億人。QQ的同時在線用戶突破1億。正因為擁有上億用戶,QQ才能在每一次互聯網盛宴中,在跟隨、模仿之后實現超越。除了即時通訊工具,在門戶、游戲、搜索等等諸多領域都占有相當的市場份額。

      另外,2010年LBS定位服務業務也開始走進人們的視線。開心網、人人網等社交網站是基于“你是誰”,微博是發布“你在想什么”,地理位置的服務LBS要呈現的是“你在哪”。其最大的商業價值在于與其它商業模式的融合。比如,人人網發布其LBS業務“人人報到”,糯米網推出全新頻道,用戶可以基于地圖迅速定位團購商家。

      在創新的盈利模式中,時代萬貨網首推“云顧客”網絡營銷理念、利用合作、分享、應用、增值服務等方式,高效整合網絡和平臺機構的資源,倡導靈活運用網絡“云顧客”發展電子商務,同時向傳統商業學習,扎根線下實體社區,創造性推出國內第一家社區導向型電子商務模式`,真實實現虛擬電子商務卻扎根實體社區,立足于網絡營銷但深度輻射到現實生活中。

      觀察中國互聯網發展的這十幾年出現的盈利模式,似乎都可以在國外找到原型。人們會問,中國是否有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盈利模式創新?時代萬貨網CEO徐兵認為,時代萬貨的電子商務線上線下結合的營銷和渠道模式有一定的中國特色,本土化和本地化是我們發展中最注重的,談不上模式的創新,我們只是更好的將互聯網和傳統商業結合起來。“革命性的創新可能不存在,但是中國電子商務有很多微創新。必須承認,我國互聯網產業起步比較晚。”李智也認為。

      “中國互聯網的發展與世界是同步的,不僅在產品內容、服務方式上,在盈利模式方面也是同步的。我們創造了很多符合中國國情的盈利模式,比如陳天橋游戲付費模式的創新,再比如政府支持的國家知識庫的建立等等。”熊澄宇認為。

      “已經成熟的業務很難再做了,那已經不是我們的機會了。將來顛覆百度、騰訊的一定不是一個新的搜索引擎或者即時通訊工具,而是下一個像微博一樣原來沒有的東西。”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祎認為。

      “中國目前已經進入一個互聯網化的時代,線下的諸多經濟現象開始走向線上。”易觀國際集團董事長于揚判斷說。

      “目前,互聯網只滿足了人們通訊、購物的需求,那么,通過互聯網能否實現專家看病,不用排隊看病,能否改善城市交通等等。我認為都有可能。互聯網提供服務的能力不容忽視。”互聯網資深人士曲曉東說。中國巨大的市場無疑對互聯網需求最為旺盛,而其中孕育的各種創新,將繼續帶給企業商機。

      
    來源:飛象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