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船大貿易 航運業逐漸復蘇


    時間:2011-01-25





    海運行業也許正在從金融危機的陰影中走出。2011年1月20日,一艘名為“中海之星”的遠洋運輸船在上海洋山港舉辦首航儀式,業內人士說,這是金融危機以來中國航運業添置的最大型船只,一次性可以裝載14100只集裝箱。

    一邊是新的大船下海,另一邊是進出口數據持續好轉。2011年1月20日公布的經濟數據表明,2010年全年進出口總額297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7%。中國海運集團總裁李紹德認為,2011年的海運市場可能還會有起伏,但總體向好。

    大船下海的趨勢

    2011年1月20日,上海洋山港大雪紛飛,而不遠處一艘巨輪也即將遠航。這艘名為“中海之星”的貨輪一次性可以裝載14100只集裝箱,是金融危機以來國內新增的最大型貨輪。業內人士稱,這還只是個開始,未來還將有更多大船“下海”。

    “2011年的思路是"大船、大客戶、大合作",”中國海運集團總裁李紹德說,2011年公司將有3艘30萬噸級油輪下水,此外還有2艘30萬噸礦砂船以及2艘23萬噸級的礦砂船下水。

    業內人士說,某種程度上大船的陸續增加,也在反映航運事業的發展。“大船的單位成本低,但是如果航運市場不好導致運量不足,船東就更愿意選擇小船,”一位中海集團人士告訴記者,大船陸續增加,說明運量需求在持續增加,航運行業也處在不斷恢復中。

    “目前整個航運市場供需基本平衡,運量增長甚至要略大于運力增長。”李紹德說,集裝箱指數的走勢跟經濟、貿易的趨勢直接相關,2010年整體出現回升,2011年應該會出現回調,但是要比2009年的情況好。

    李紹德稱,中海集團共預訂了8條14100級別的船,“中海之星”是交付的第一條船,今年還將有5艘同級別貨輪投入運營,另外2艘則將在2012年交付。除了對外貿易,內貿也是發展中心,李紹德告訴記者,2011年還將有3艘為沿海內貿設計的船只投入運營。

    進出口大增

    大船下水,顯示出航運業正在逐漸恢復,而這一趨勢也能在經濟數據中現出端倪。

    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年進出口總額297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7%,順差183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6.4%。

    國家統計局1月20日發布數據顯示,進出口總額較快增長,貿易順差有所減少。全年進出口總額29728億美元,比上年增長34.7%。其中,出口15779億美元,增長31.3%;進口13948億美元,增長38.7%。進出口相抵,順差1831億美元,比上年下降6.4%。

    中海集運的船隊已躋身世界前十大集裝箱班輪公司行列,目前經營著140多艘集裝箱船、超過50萬TEU(國際標準集裝箱單位)運力,其中,4000TEU以上船舶占比84.2%,年總運量達1000萬TEU以上。中海集運目前共經營內外貿航線近80條,航線服務范圍覆蓋整個中國沿海、亞洲、歐洲、美洲、非洲、澳洲和波斯灣等全球各主要貿易區域,并在全球100余個國家(地區)設立81家代理、300多個銷售網點。

    “中海之星”將投入中海集裝箱運輸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海集運)歐洲1線運營。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