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記者從市發改委獲悉,揚州服務業“十二五”規劃(修訂稿)正在最后修訂中。根據規劃,“十二五”期間,我市將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著力打造“三城三中心”。
記者 吳濤
揚州服務業“十二五”規劃(修訂稿)指出,現代服務業是當今經濟發展和競爭的焦點,是推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座城市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完成“十二五”發展目標,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提升城市品質和民生幸福,對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迫切的要求。
背景
現代服務業助推轉型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將推動經濟轉型升級。2010年揚州實現GDP2200億元、人均GDP7000美元,已達到中等收入國家水平。但服務業增加值只占GDP的37%,其中生產性服務業約占服務業的38%、GDP的14.1%。因此,揚州經濟發展的“短板”在服務業,未來發展空間也在服務業。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提升城市品質的需要。高品質的城市離不開高層次的服務,一座現代化的城市,必定是一個服務業高度發達的城市。城市功能的完善、城市管理的有序和城市人文精神的養成,都需要以服務業的高度發展作為支撐。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提高百姓生活質量的需要。只有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才能滿足人民群眾快增長、多元化、高層次的旺盛需求,才能更好地改善民生,提升百姓生活質量和幸福感。
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彰顯揚州比較優勢的需要。揚州要找準比較優勢,打造競爭優勢,構筑產業優勢,就必須在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高效農業的同時,大力實施“服務業優先”戰略,加快實現從“揚州制造”到“揚州創造”、“揚州服務”、“揚州創意”的歷史性跨越。
成績
2010年增加值814億
總量規模上臺階。預計2010年全市服務業實現增加值814億元,增長13.8%,占GDP比重37%,比2005年提高2個百分點;實現稅收87.9億元,增長41.4%,占全市稅收總收入的40.7%,其中地稅占比61%;服務業從業人員110萬,在本地新增勞動力就業中,服務業吸納人數超過50%。
內涵質態有提升。以軟件與信息服務、現代物流、金融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占比約為38%,成拉動服務業增長生力軍。以研發設計、科技服務、文化創意為代表的新興服務業蓬勃興起,為現代服務業發展增添后勁。科技服務業收入19.5億元,增長24.4%。
載體建設見成效。全市22家集聚區實現營業收入279億元、稅收4.5億元,均增長47%;新增注冊企業809個、科研成果99項,其中江蘇信息服務產業基地、港口物流園等7家集聚區創成省級。
發展主體添活力。服務業完成固定資產投入422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8億美元,分別是2005年的2.4倍和5.5倍,國際汽車城二期、力寶廣場等一批項目成功實施。匯銀家電成功上市,“富春”、“玉緣”商標創成中國馳名商標,冶春茶社臺北分店開張營業,品牌企業的輻射帶動力大大增強。
藍圖
著力打造“三城三中心”
我市“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到2015年,全市GDP達到4500億元,其中服務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達到45%,比“十一五”提升八個百分點。
我市現代服務業發展戰略定位:堅持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著力打造“三城三中心”,即旅游產業名城、信息服務業名城、文化產業名城和區域性物流中心、區域性金融服務中心、區域性科技服務中心,建長三角北翼現代服務業中心城市。
“十二五”期間,我市現代服務業重點產業發展目標是——
旅游業重點發展文化旅游、休閑度假游、體驗性特色旅游,開發、完善、提升旅游景點、旅游度假區、高星級酒店、經濟型商務酒店,推進旅游演藝產業開發、旅游商品開發及其集散場所建設等,“十二五”末增加值290億元以上。
軟件與信息服務業重點發展信息服務外包、嵌入式軟件、行業應用軟件、信息安全軟件、物聯網軟件、網絡服務、“兩化融合”服務、動漫研發服務、通信增值服務等,加快利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發展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等,重點打造廣陵江蘇信息服務產業基地(揚州)、邗江科技產業園、維揚動漫創意產業基地、揚州(江都)軟件園等六大產業基地,“十二五”末增加值160億元以上。
文化產業重點發展文化藝術、影視制作、出版發行、工藝美術、會展、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保護性開發、藝術品收藏鑒賞拍賣等,建立健全文化市場中介機構和行業組織,支持重點創意產業園區建設,推動傳統優秀文化與現代創意設計融合發展,“十二五”末實現增加值260億元以上。
現代物流業重點發展第三方物流、冷鏈物流、保稅物流、航運服務、其他物流新型系統建設和物流新技術推廣等,積極推動物流資源整合,完善現有物流基地,加快新物流基地建設,引進具備完善的供應鏈集成和運營系統的第三方、第四方現代物流企業,建立并完善“物流園區-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三級物流體系,“十二五”末增加值260億元以上。
金融業重點發展中小企業融資和信用擔保、創業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債券交易、證券經紀及承銷、專業保險及再保險、金融專業服務等,推動金融產品創新、服務創新、組織創新,推進金融市場多層次、金融產品多樣化、金融企業經營特色化和金融服務精細化,優化金融生態環境,“十二五”末增加值達280億元。
科技服務業重點發展科技研發平臺、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科技孵化體系、科技推廣及成果轉化、科技支撐條件共建共享服務、知識產權中介服務等,推進政產學研聯合,培育創新型科技服務企業,建設各產業園區產業技術創新載體,構建比較完整的科技創新研發支撐體系,“十二五”末實現增加值100億元以上。
路徑
創新思路 突出重點
實現全市現代服務業的跨越發展、提速發展,必須創新思路、創新舉措,突出重點、狠抓關鍵,推進現代服務業產業化、集聚化、市場化、社會化和國際化。
著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產業化發展。提高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必須以產業化為依托、以產業化求突破。要推進產業鏈延伸;要促進產業融合;要打造產業特色;要培大做強服務業龍頭企業。
著力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化發展。產業集聚、集群發展是提升經濟集約化發展水平的主要路徑,服務業只有集聚發展,才有活力,只有集群發展,才有競爭力。以園區轉型升級推動服務業集聚發展;以特色載體培育推進服務業集聚發展;以城鎮化推進服務業集聚發展。
著力推進現代服務業市場化發展。發展現代服務業,服務是核心,市場是基礎,只有在市場競爭中成功的企業才是有競爭力的企業,只有在市場競爭中發展壯大的產業才是好的產業。要推動企業經營機制市場化;要推動專業服務市場化;要推動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市場化。
著力推進現代服務業社會化發展。現代服務業大發展,必須要大投入,要善于動員全社會資源、鼓勵各種社會主體投入到現代服務業中來。要進一步打破進入門檻;要致力推進投資主體多元化;要完善社會化投融資機制。
著力推進現代服務業國際化發展。擴大服務業對外開放,更積極、深入參與國際服務業分工與合作,是提升服務業發展理念、創新服務業發展模式、增強服務業整體競爭力的重要途徑。要大力推進服務業招商引資和招才引智;推進企業業務發展國際化;努力打造國際標準、國際品牌。
保障
力度空前 氛圍最優
強化組織領導。成立由市委常委、副市長任總指揮的五大產業指揮部,分別制定專項規劃,明確推進措施。
強化政策落實。重點放寬市場準入,降低注冊資本,簡化審批程序。要改進土地計劃調控,服務業用地占全市土地供應計劃比重要逐年提升。要加大各級財政對服務業發展的支持力度。要建立健全科學的服務業統計體系。
強化人才隊伍建設。加大高端服務業人才和緊缺人才引進力度。要推出“大師”、“名師”打造計劃。要實施高技能人才培養計劃。要完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同時,要進一步研究探索吸引人才、穩定人才的政策措施,增強揚州對各類人才的吸引力。
強化發展環境營造。要在稅收優惠和電、水、氣供應等方面,對二產和三產、對服務業和工業重大項目、對本土企業和外來企業一視同仁,為現代服務業發展營造公正公平的競爭環境。嚴格服務業收費管理,除了國家明文規定的收費項目外,一律不得保留和出臺地方性收費項目,打造企業成本“洼地”,為現代服務業營造寬松的創業、發展環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