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在接受《證券日報》采訪時表示:“十二五規劃落定之后,有關物聯網相關具體細則需經人大審批,總投資數額目前也在統計之中。”
國家“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物聯網將會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與服務業、國防軍事十大領域重點部署。據有關消息稱,其中智能電網總投資預計達2萬億元,居十大領域之首,預計到2015年物聯網的產業規模2000億元。
對此,工信部在接受《證券日報》求證時表示:“十二五規劃落定之后,有關物聯網相關具體細則需經人大審批,總投資數額目前也在統計之中。”
“感知中國”使物聯網揚名
曾幾何時,一句“感知中國”使得物聯網一夜“成名”,為中國廣大公眾所知曉,而對于物聯網的真正內涵,其實了解的人并不多,物聯網也因此被蒙上“玄妙”的面紗。
物聯網概念的提出始于1999年,基于互聯網、射頻識別技術等,構造一個實現全球物品信息實時共享的實物互聯網。如今物聯網不再是簡單網絡概念,更像一個個融合著各種應用與服務龐大的信息化系統。我國也早在物聯網概念提出伊始的同一年就啟動了物聯網核心傳感網技術研究。
2003年第一輪物聯網熱潮的掀起并沒有得到持續的反響,直至6年后,物聯網“身份”發生革命性的改變,1月28日,奧巴馬執政,“圓桌會議”上IBM首席執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概念,物聯網才再度躥紅。
其實,對于業內早期從事技術行業人士而言,物聯網的內容并不新鮮。在物聯網概念提出之前,物聯網的技術早早就已悄然扎根于很多行業領域的應用之中。隨著物聯網概念的普及,物聯網展示出其在電子商務、教育、物流、軍事、家用智能化等領域廣闊的應用空間,人們驚奇發現物聯網的價值:“物聯網將是下一個萬億級的產業!”
2009年9月11日,傳感器網絡標準工作組在“感知中國”的呼聲下孕育而生。中國三大運營商爭相在物聯網領域布局,業界各方在標準制定的過程中也不乏博弈。隨著試點的逐步擴大,無錫、北京、上海等地紛紛開始規劃物聯網城市藍圖,并且進展地紅紅火火。如今中國物聯網產業鏈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經日益完善,從傳感器、芯片、軟件、終端、網絡到業務應都有了相應的企業進入。
物聯網在資本市場的反應尤為直接,金融海嘯后的市場一度疲軟,物聯網概念股點燃了“冬天里的一把火”,以電子概念為核心的科技股全面爆發。物聯網概念的風起云涌催生出一批資本市場的“新寵”,一批也物聯網專家學者也走上前臺。
在物聯網摸索之初,圍繞物聯網的質疑和爭論不曾斷過,物聯網發展至今,其發展態勢和規劃,各家均有說法,相當一批學者認為目前物聯網尚處在發展早期階段,就如同1997年的互聯網領域,而企業則更愿意把視線聚焦在技術層面和應用方向上。
物聯網遭遇標準化瓶頸、關鍵技術與產品環節沒有專利主導權、與國際領先技術距離還很遙遠、商業模式拓展有限、統一的標準難以形成等問題都有待解決。業內有識之士紛紛開始關注物聯網發展中產生的問題與解決之道。多位業內資深物聯網專家指出,目前物聯網還并不像設想的成熟,在大部分領域離實質性的大規模應用還很遠。
2009被業內譽為中國物聯網元年,中國物聯網產業在2010年蓬勃發展,火速“躥紅”的物聯網終于在2011年回歸理性。2010年9月,物聯網技術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重要組成部分而被列為國家重點培育的中國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從而被提到國家戰略高度,今年初已正式成型,隨著國家對新興產業的扶持政策逐漸明朗,物聯網終于從概念炒作走向實質。
在經濟危機之后,物聯網成為拉動全球經濟復蘇的希望。實際上,物聯網在全球各國以不同方式闡釋,發展路徑也不盡相同。早在2004年,日本和韓國推出基于物聯網的國家信息化戰略,分別稱作u-Japan和u-Korea。希望催生新一代信息科技革命,建立便利社會,開創產業新生增長力,確保其國際地位。當今美國將“新能源”和“物聯網”作為振興經濟的兩大武器,投入巨資深入研究物聯網相關技術,在能源、科技、醫療等多個領域應用物聯網。歐盟重在創新物聯網技術和應用,各大運營商和設備制造商表現尤為突出,歐盟制定了一系列物聯網的管理規則,不斷更陳出新物聯網相關標準。
自2009年8月溫總理提出“感知中國”以來,物聯網被正式列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之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物聯網在中國受到了全社會極大的關注,其受關注程度是美國、歐盟、以及其他各國家不可比擬的。
當前,中國“十二五”規劃已經明確提出,發展寬帶融合安全的下一代國家基礎設施,推進物聯網的應用。物聯網將會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環境與安全檢測、工業與自動化控制、醫療健康、精細農牧業、金融與服務業、國防軍事十大領域重點部署。而智能電網在未來五年內進入全面建設階段,此階段投資約2萬億元。
業內人士指出,移動手機辦公、移動互聯網、車聯網行業應用將有可能成為最先突破口。
參與討論的企業高管:恒寶股份14.23,-0.14,-0.97%董秘張建明;同方股份24.60,-1.42,-5.46%董秘孫岷;長城開發10.59,-0.62,-5.53%董秘葛偉強;海信電器11.17,-0.17,-1.50%市場部主任喻海濤;香港正佳物流鄭總裁;國民技術120.750,1.35,1.13%董秘孫元
話題一:物聯網是否早期已經在應用?
孫岷:物聯網并不是以技術為先導的產業,早期已經在應用、創新,所謂“網絡捧數據”,物聯網不是簡單的傳感器。
喻海濤:物聯網在家電領域商業化的應用已經較為普及,更多的是框架明確之下的應用,目前還沒有完全成熟,但是是智能家電的一個大趨勢。
話題二:物聯網的應用已經進展到怎樣的階段?
葛偉強:物聯網市場應用都在開拓和不斷發展,目前較為成熟,產品采集、管理已經進展到一個階段。
孫岷:2001年所謂網絡泡沫,大家不認為互聯網是復雜的事,也隨著潮流發展起來,現在物聯網發展途徑也是類似。物聯網很多應用離人們生活還有待開發,但是應用也并不遙遠,如可視化視頻等,需要時間。
鄭總裁:物流業中物聯網應用已經非常廣泛,今后將全方位影響物流業。但是在各行業全面普及還是不能一概而論,相對成本較低,技術需求不高的領域發展較快。
話題三:企業面對物聯網熱潮如何應對?
孫元:物聯網的提出最早有很多新概念,這兩年有所緩解,實際這是理想回歸本質的好現象。
張建明:物聯網是大勢所趨,企業必須在技術研發、獲取資質、產品市場占有率、制造能力等方面做好先前準備。
葛偉強:物聯網應用是一個趨勢,可以看得出來公司智能電表相關進行過程中,很多海外企業重要廠商都對公司這塊領域表現出極大興趣。
孫元:物聯網提供了公平開放環境,需要理性看待,宏觀利好,但是微觀重在經營方面,這是偷不了懶的。能不能在物聯網概念下淘到金,只有自己靠實力才可以,企業持續成長,連續盈利,能夠股東和社會一個交代才是真正需要去努力做的。
話題四:物聯網在實際應用中有何難題?
葛偉強:物聯網企業沒有辦法嚴格界定,標準統一非常重要,研發拓展相對需要技術突破。
喻海濤:物聯網概念已經被大家之前傳播的過于復雜,基于網絡平臺實現物物相連,實際重在應用涉及范圍廣泛。
孫岷:物聯網其實并不復雜,關鍵并不需要過多標準,而是廣泛應用。
物聯網從提出伊始到磨合發展至今,關于物聯網的爭議一直沒有斷過,為此,本報特就廣為關注的焦點性問題,邀請業內權威人士及專家各抒己見。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