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大型集裝箱船挑戰供需平衡


    時間:2011-01-10





      日前,德國交通信貸銀行(DVB)在一份研報中警告稱,船東和船公司正把寶押在超大型集裝箱船身上,但他們必須推遲新船的交付時間以避免運力過剩和運價暴跌。

      “8,000TEU以上的特超巴拿馬型船正成為全球大船公司船隊中的主力軍。” DVB的報告寫道。

      船公司更傾向于投資具有經濟規模效應的大船,并用大船來代替小船,連3,000-8,000TEU的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也被投入到了非主干航線上。

      報告稱,在接下來的兩三年內,要維持特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的供求平衡需要貿易穩健增長、從小型船那里獲得額外的市場份額并繼續減速航行以吸收多余運力,最重要的則是推遲新船交付。

      如果船東和船公司放棄去年采用過且行之有效的“積極主動的供應管理”,那么2011-2012年交付的大量大型船會導致遠東-歐洲航線上的運價暴跌。“這將使整個集裝箱航運市場面臨困境。”報告寫道。

      因為船體大,特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只能被投放在以亞-歐航線為主的有限的幾條主干航線上。自2003年第一艘8,000TEU的船舶投入亞歐線運營以來,大多數小船已被該型船替換,該航線上船舶的平均運力已由4,816TEU上升到了7,594TEU。

      目前,在亞歐線上,特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占到了此航線總運力的62%,在亞洲至美西海岸的航線上,比重也達到了25%。

      截止去年11月,共有289艘特超巴拿馬型船在航線上運營,合計運力275萬TEU。其中,197艘被投放在亞歐線上,31艘投放在歐洲-亞洲-美西海岸的鐘擺航線上。余下的61艘中,大多數在泛太線上運營,其中不少經蘇伊士運河往返于亞洲和美國東海岸之間。

      此外,還有總計達260萬TEU的236艘特超巴拿馬型船的手持訂單,這相當于現有運營中的特超巴拿馬型船運力的95%和集裝箱船手持訂單總量的2/3。

      07年,訂造8,000TEU以上船曾達到頂峰,共計181艘,合計運力200萬TEU。08-09年市場不景氣,新船訂造才剎住車。如今,一些船東再次開始訂造特超巴拿馬型船,其中大多數在10,000TEU以下,雖然也有馬士基向韓國大宇造船訂造10艘18,000TEU船的報道傳出。

      在幾年前的訂船狂潮中冷眼旁觀的臺灣長榮這次也按耐不住,訂造了20艘8,800TEU船,據稱每艘船的價格為1.03億美元。而且,長榮還打算另外再訂10艘船。東方海皇則為旗下的美總統輪船訂購了10艘8,400TEU的船,據稱每艘船的價格為9800萬美元。

      DVB的報告還顯示,8,000-10,000TEU船的單箱成本已跌至11,500美元。相比之下,08年的單箱成本為16,900美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