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武漢新港管理委員會宣布,武漢新港2010年貨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億噸,集裝箱量達到65萬標箱,成為長江中游及上游首個億噸大港。
為了發揮長江黃金水道優勢,增強為中西部區域服務的綜合能力,更好地整合港口岸線資源,促進生產要素向長江沿岸聚集,2008年5月,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建設武漢新港的戰略決策,決定將武漢和鄂州、黃岡、咸寧4市港口統一規劃建設,并確立了“億噸大港、千萬標箱”的發展目標。
武漢新港規劃港口岸線627公里,規劃區現有27個港區;港區及腹地面積達9300平方公里,人口1100多萬人,地區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均占湖北全省的40%以上。
據武漢新港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鄧萬想介紹,兩年來,湖北省加快推進武漢新港規劃建設,積極開展招商引資與對外交流,投資強度加大,項目進展順利。兩年完成投資116.8億元,推進了29個港航基礎設施項目、21個集疏運項目及15個產業、物流園區項目建設。
通航領域不斷拓展,區域輻射能力增強,武漢新港已成為中部地區走向海外的重要門戶。恢復開通了武漢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達”航線,只需2天即可到達洋山港,為出口物流利用黃金水道出送構筑了一條快速通道,每標箱可節約運輸成本550美元,并使湖北貨物接轉歐洲干線班輪時間縮短一周。
據介紹,“十二五”期間,武漢新港將建設各類項目111個,投資總概算1766億元。到2015年,武漢新港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200萬標箱,貨物吞吐量將突破2億噸,初步建成集現代航運物流、綜合保稅服務、先進港口設施和經濟技術開發于一體的現代樞紐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