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上午11時18分,首列30節60個標箱的集裝箱班列徐徐駛離丹東港物流鐵路專用線,開往吉林省長春市。這趟裝載著礦產品等貨物列車的開行,標志著“丹東港——長春站”中海集裝箱海鐵聯運正式運作,丹東港腹地拓展有了實質性的進展。
隨著東北東部鐵路和丹東港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加快,丹東港作為東北東部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港口和腹地聯動的優勢日益顯現。開展集裝箱海鐵聯運,可進一步縮短丹東與東北三省各市的距離,大大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提升丹東港在腹地集裝箱運輸的競爭能力,為東北東部各市打造了一條新的海鐵聯運物流大通道。
據丹東港集團執行總裁張江介紹,丹東港除了拓展集裝箱的多種運輸方式之外,正在全力推進東北腹地的陸港建設。東北東部鐵路開通之前,丹東港將在東北布局23個內陸港。“十二五”期間,丹東港每年將有8個5到20萬噸級的泊位投入使用,還有兩個10萬噸級的集裝箱泊位投入使用,吞吐能力由現在的6000萬噸提升到1.5億噸。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