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際航線運量好于國內 臺灣航線成一枝獨秀


    時間:2010-12-21





      今年民航運輸生產呈高速增長態勢。進入11月這個傳統淡季后,民航運輸生產受到季節性影響,運輸生產同比繼續保持增長,但增速放緩,環比增長速度有所下降。其中,國際航線運輸總周轉量同比增長29%,明顯好于國內航線。與此同時,臺灣航線運量同比增長顯著,成為了整個11月民航經濟形勢的亮點。

      11月,民航全行業完成運輸總周轉量44.69億噸公里,與10月相比下降8.8%。從航線結構上看,國內航線環比下降最快,下降11.4%,港澳臺航線下降5%,國際航線下降4.3%;從航空運輸分類來看,客運量環比下降15.1%,貨運量環比上升0.4%,旅客運輸量出現了明顯下滑。

      11月,民航旅客運輸量為2078.4萬人,國內旅客運輸量為1928.8萬人,較10月下降了345.6萬人。國內客運市場旅客運輸量的下降是11月民航運輸生產量環比下降的主要原因。記者了解到,這主要與季節性的因素有關,同時還與世博會結束、天氣及運力投入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有關。

      受實體經濟穩步增長影響,民航貨郵運輸量保持穩定增長。11月貨郵運輸量為49.82萬噸,環比增速為0.4%,較10月略有上升;同比增速10.6%,較10月下降明顯。貨運增速繼續保持放緩趨勢,這是自今年1月份以來連續10個月貨郵增速出現放緩態勢。

      由于去年同期航空運輸業已開始恢復性增長,基數變大,11月航空運輸總周轉量、旅客運輸量、貨郵運輸量這三大指標的同比增速分別為13.3%、6%、10.6%,均低于今年以來26.4%、16.1%和26.5%的累計平均增長速度,增長幅度放緩。

      此外,11月客座率下降明顯,為77.6%,而10月這一數據為83%;飛機日利用率為8.9小時,環比和同比都下降了0.3小時,比今年以來的平均水平低0.5小時,特別是大中型飛機日利用率為9.2小時,比今年以來的平均水平低0.6小時。

      相對于國內航線運輸生產的低增長,國際航線運輸生產增長強勁。其中,運輸總周轉量為17.17噸公里,同比增長29%,旅客運輸量同比增長17.1%,貨郵運輸量同比增長24.5%,三項指標均高于國內航線增長幅度。

      臺灣航線的運輸生產狀況是11月民航經濟運行形勢的亮點。相對于香港、澳門航線的低增長,臺灣航線呈現出高增長態勢,其中,運輸總周轉量為0.53億噸公里,同比增長29.6%,累計同比增長123.8%;旅客運輸量為20.76萬人,同比增長23.1%,累計同比增長105.1%;貨郵運輸量為0.77萬噸,同比增長32.8%,累計同比增長143.3%。臺灣航線的高增長提升了港澳臺航線的整體增長速度。

      盡管11月民航運輸生產受季節性影響,整體增速放緩,但11月全行業仍然實現盈利15.5億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