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巨頭馬士基將在中國市場進行史上漲幅最高、涉及項目最多的一次起運港出口費用征收標準調整,共涉及八項不同費用的上調,其中三項最高漲幅達60%。
而同期,廈門口岸12月14日正式成立“廈門集卡運輸與物流行業維權公共基金”,針對國際貨運領域存在的不合理海運收費行為進行行業維權。
《每日經濟新聞》消息稱,馬士基《2011年起運港出口費用調整通知》下稱《通知》將從2011年1月1日起實施,涉及上調的費用包括:手工制單費MDF、文件費ODF、船證費CER、電放費TLX、調換單費SWC、提單修改費AMF、超重罰款HWS和起運港港口操作費OHC,其中文件費、船證費、電放費均由舊費率人民幣125元/提單提高到新費率200元/提單,漲幅達60%。
馬士基14日在回應上述媒體稱,公司此次費用調整主要是基于市場、環境變化及各種運營成本增長的合理上調,有的費用變化不完全是提高價格,也有來自人民幣升值壓力、匯率轉換等方面的因素;而馬士基所收取的費用,雖然之前在中國不一定征收過,但也全部來自國際慣例,并非首創。
針對上述漲價,中國貨主質疑馬士基前六項“單證費用”有重復收費之嫌。
而據中新社報道,廈門口岸12月14日正式成立“廈門集卡運輸與物流行業維權公共基金”,針對國際貨運領域存在的不合理海運收費行為進行行業維權。
此外,同樣因為馬士基漲價而纏身的“中國口岸維權第一案”,近期已在最高人民法院進行了再審聽證,法庭將擇期裁定。
12月14日,國際海運權威指數波羅地海干散貨運價指數BDI連續第六個交易日下跌,至2069點,為2010年8月9日以來最低水準。交易商表示,遠期訂單較少且太平洋和大西洋船只供應增加,拖累了行情。
瑞銀證券此前發布報告預計,由于供應引發周期性下滑,2011年對于干散貨航運公司而言將是困難的一年。預計2011年平均BDI將同比下降10%,降至2500點左右。而中國的宏觀調控和行業結構性轉變將使鐵礦石需求增長下滑。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