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二五”期間國內港口將積極拓展物流服務功能


    時間:2010-12-13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副局長智廣路8日在上海表示,在即將到來的"十二五"時期,我國港口業面臨著轉變發展方式的重任。他提出,要從整合港口資源、拓展物流服務功能等方面引導港口業轉型。

    智廣路是在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主辦的"2010港口發展高端論壇"上做上述表示的。今年1-10月,我國規模以上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66.3億噸,同比增長15%。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2億標箱,同比增長20%,呈現恢復性增長的態勢。

    但是,我國港口業在金融危機時期暴露的粗放型和過分依賴外需的問題,也讓行業人士開始反省。上海國際港務集團副總裁包起帆說,經過"十一五"期間的大規模投資和建設,目前我國的港口吞吐能力已基本滿足外貿需求,甚至伴隨"過剩"的爭議。

    對此,智廣路表示,"十二五"期間將加強港口岸線管理,提高碼頭的集約化和規模化水平。鼓勵發展公共碼頭,加快建設內河專業化港區。

    在推進現有港口資源整合方面,近年來我國港口業興起了"組合港"熱。如湖北省設置了橫跨武漢、鄂州、黃岡等地的武漢新港,廣西自治區將北海、防城港和欽州三港整合為北部灣國際港務集團,等等。

    對于現有的港口組合尚存在一些不足,智廣路表示,要鼓勵以企業為主體、以資本為紐帶,通過聯營、入股和兼并等市場化方式對港口資源進行整合。他還提出,要鼓勵港口企業走出去,參與國外港口建設和經營。目前,中國港口業的海外投資才剛剛開始,如上海港今年中旬宣布參股比利時澤布呂赫碼頭,邁開了國際化戰略的首步。同時,要積極拓展港口的物流服務功能,促進海鐵聯運、江海聯運發展,促進內陸’’無水港’’建設,與沿海港口無縫對接。

    "港口業今后不能只賺貨物裝卸的錢,要通過產業鏈延伸和提供增值服務要效益," 包起帆說。他介紹,剛剛投產的外高橋六期碼頭,不但可以做汽車滾裝,還具備零部件配送、檢測維修等功能,真正實踐了從傳統運輸業向現代服務業的轉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