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年全球航運市場仍將面臨運力過剩問題


    時間:2010-11-17





    由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SISI)和韓國海洋水產開發院(KMI)共同舉辦的“2011年世界海運市場熱點與展望”論壇在上海舉辦。與會人士共同分析交流了中韓兩國乃至全球的航運發展情況,主要聚焦于三個傳統市場———集裝箱班輪運輸市場、油運市場、干散貨市場,及一個新興成長市場———東北亞郵輪市場。

    會議認為,全球郵輪市場正在東移,亞太地區游輪旅游市場開始快速升溫。未來日韓南部市場可能繼續維持目前短程航線若干年,而中國可能出現的本土郵輪將加快郵輪目的地區域市場的發展進程,市場細分趨勢可能到來。臺灣受到海峽兩岸旅游市場強有力的推動,將給上海、廈門、舟山、廣州等港口的郵輪碼頭帶來發展機會。中國郵輪市場受到規模推動、政策釋放、假期出境、包船營運等方面的強大推動也將加速發展。
    2010年油運市場將處于極度低迷狀態,由于嚴重的運力過剩狀況已成定局,因此石油消費量是否增加是決定油運市場的關鍵,能源消費激增的新興經濟體的原油進口量變化將尤其值得關注。

    2010年國際干散貨海運量同比增長明顯,鐵礦石海運量增長尤為突出,煉焦煤價漲勢強勁,動力煤價格相對穩定。預計2011年由于貿易量的上漲,干散貨海運量將繼續上漲,中國鐵礦石進口將成為未來發展的亮點,而煉焦煤海運量也將有所回升,小宗散貨海運貿易量也將逐漸回暖。各船型運力仍將保持快速增長,新船交付量仍將保持高位,2011年運力過剩的壓力將繼續增大,供求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整體市場將處于弱勢并將在低位徘徊一段時間。

    2010年集裝箱市場已恢復至危機前水平,而集裝箱船訂造市場回暖或上升的趨勢不大。集裝箱運輸市場供求狀況經過了2010年低谷,呈觸底反彈形式,相比貨物增加而言,運力增加相對緩慢,船公司為了克服市場蕭條,有意識地進行了船隊減速航行,但2011-2012年8000TEU級以上的集裝箱船的交付量將會持續上升,所以有必要做好應對2011年以后運力井噴的準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