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鐵聯運 大連要做東北物資集散地


    時間:2010-10-29





    金秋十月,是大連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收獲的季節。站在大連港碼頭,感覺如此奇妙:沿著亞歐大陸橋北眺,似乎可見歐洲的背影;東望大海,日韓又仿佛近在咫尺。從東北亞到歐洲的這條陸上通道,就是被大連港乃至國家高層看重的新亞歐大陸橋。順著港口、鐵路構成的血脈,曾經遲滯的物流正在順暢,和如火如荼的遼寧沿海經濟帶開發開放進行日益精彩的互動。

    無縫換裝開啟海鐵聯運新時代

    從1997年起,隨著東北第一條集裝箱班列大連——延吉雙向班列的開行,大連口岸與內陸之間的海鐵聯運業務正式啟動。近年來,大連市政府與鐵道部運輸局、中國海運集團、大連港集團密切合作,共同致力于以大連為出海口的東北集裝箱海鐵聯運體系建設,大連港海鐵聯運量已連續11年位居全國沿海港口首位。

    為進一步推動鐵路與港口的合作發展,2006年9月大連港集團與中鐵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合資成立了大連中鐵聯合國際集裝箱有限公司,推動東北區域集裝箱中心站的建設和運營。與此同時,大連港通過與中鐵集公司合作,以東北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設為龍頭,帶動內陸鐵路節點的建設,將口岸功能向內陸進一步延伸。構建以大連、沈陽、哈爾濱三個集裝箱中心站為中心,以腹地7個內陸節點、4個專業場站為重點,迅速推進內陸港建設,正在逐步形成網絡化、梯度式節點,實現東北地區海鐵聯運集疏運的戰略布局。

    “目前,大連港在東北重要節點城市建起了14個內陸干港。”據介紹,為使其充分發揮作用,大連港集團聯手鐵道部,2007年底便高標準地開始了大連鐵路集裝箱中心站建設。據悉,這是鐵道部“十一五”期間首批建設的重要項目之一,而大連中心站也是目前全國最大、可同時實現 “港前站”模式的港口型中心站。項目正式投入使用后,大連港將具備集裝箱班列整列到發功能,到發列車最短10分鐘一趟,借助全國18個中心站織就的鐵路集裝箱運輸網絡,大連港將真正實現海鐵聯運的無縫換裝,迎來海鐵聯運新時代。

    創新班列運行模式 打造綜合服務網絡

    海鐵聯運為大連口岸集裝箱箱量持續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和保障。今年上半年,大連港海鐵聯運已呈現出傳統淡季不淡、放量增長的態勢。前6個月,大連港累計完成班列箱量14.3萬標箱,同比增長26%。預計2010年,大連港將完成30萬標箱的海鐵聯運箱量。

    作為物流業主管部門,市港口與口岸局局長才力表示,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的建設,不僅直接推進著大連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而且關系到大連產業結構的調整升級,關系到大連投資環境的改善,關系到人民群眾生活質量的提高。根據《大連東北亞國際物流中心發展規劃》,我市將用5年至10年的時間,培育20家年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綜合型物流企業,培育30家通過國家認證的3A級以上物流企業,物流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5%,社會物流總成本占GDP比重低于15%,力爭把大連建設成為東北亞地區綜合物流成本最低、物流服務質量最好的國際物流中心。

    “‘十二五’將是我市物流業更大發展的五年。”大連將繼續以東北鐵路集裝箱物流中心建設為龍頭,加快內陸港節點布局,打造完善的綜合服務網絡。通過創新班列運行模式,統籌發展鐵路班列與海上船運航線,提高集裝箱班列開行密度,拓展班列運營范圍及站點輻射,為貨主量身定制全程物流服務方案,大連港班列運輸將覆蓋整個東三省及內蒙古東部,延伸至蒙、俄境內,全力打造精品聯運服務品牌。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