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航局禁令升級 整改航企終結地方“玩航空”


    時間:2010-10-26





    正當交通運輸部中國民用航空局(下稱民航局)發布的限制新航企設立“三年禁令”行將到期、業內靜候開放準入之際,一紙更為嚴苛的新令使諸多意欲進入航空運輸業掘金的各路資本和地方政府“玩航空”的熱情戛然而止,不僅如此,這一新令也對一些此前通過“政企聯姻”形式擴張的航企提出了新的管理命題。

    內部下文延續禁令

    正如此前僅僅是在內部會議上不公開地商討重開設立航企準入事宜一樣,民航局近期同樣是通過內部文件的形式向所屬單位傳達了對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施行更加嚴格的管理的新指示。

    據一位國內航空公司高層向本報記者證實,民航局在近日下發了一份名為《關于進一步加強公共航空運輸企業經營許可管理落實航空運輸安全要求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表示將繼續暫停受理新設立航空公司(含航空公司設立子公司)申請并暫停受理航空公司設立分公司的申請。“與2007年下發的文件相比,不僅繼續限制新公司審批,而且對各公司在管理上有了新的標準和規范,對分子公司管理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前述航空公司高層表示。

    《通知》相關規定顯示,民航局將暫停受理航空公司設立分公司的申請,并要求各地區管理局對轄區內已設立的分公司,按照《關于印發〈民航局關于航空公司設立分公司的管理意見〉的通知》要求進行全面梳理,不符合要求的,要在2010年底前予以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報請民航局取消其分公司的核準。

    此前的2007年,民航局下發了一份名為《民航總局關于調控航班總量、航空運輸市場準入和運力增長的通知》明確提出:“2010年之前民航總局將暫停受理新設立航空公司的申請,對已受理的申請嚴格審核,每年批準籌建的數量不超過3家。”

    而在2008年初召開的民航工作會議上,時任民航總局黨委書記、代局長的李家祥亦強調了此前《通知》中這部分規定。李家祥表示,3年之內民航總局不會審批關于新設立航空公司的申請。對于已經受理的申請,每年審批的數量不超過3家。

    但據消息表明,民航局已經在內部會議商議重新開放新設立航空公司申請的事宜,該消息也得到多位民航業內人士的證實,當時亦有相關人士透露說:“今年底民航局會出臺新的行業準入標準,重新開放設立新航空公司的審批,這其中對注冊資本的門檻將會大大增加。”

    然而“開禁”聲未落,便發生了8·24伊春空難,將中國民航業保持了2102天的安全記錄終結,自此全國民航業開始了新一輪安全大整頓工作,開放新航企注冊一事一時間再無下文。

    “發生空難的河南航空有限公司,正是航企與地方政府‘結盟熱’之下的產物,”一位供職于某民航研究機構的人士表示,“根據局方新規來看還是很有針對性的,但頭疼醫頭腳疼醫腳顯然不是好辦法。”
    設子公司與機隊規模掛鉤

    “作為一個行業主管機構,主要職責是出臺政策與規范,對航空公司的經營與管理進行引導,而不是過多地介入到具體的經營事務中。”一位非國有航空公司高管表示。

    對于此前一些國內航企熱衷于通過設立與地方政府合資的子公司以及為取得地方資源傾斜而建立諸多分公司的行為,新規定恐怕會將這其中諸多操作構想擋在付諸實施之外。《通知》規定,航空公司如欲設立1家子公司,其機隊規模應達到50架以上且具有10年運營經驗。此后每增加20架飛機,方可按規定條件申請增設1家子公司。航空公司設立的控股子公司不得再設立子公司。航空公司如欲設立1家分公司,民航局規定其機隊規模應達到20架以上,此后每增加20架飛機方可按規定條件申請增設1家分公司。

    據了解,民航局將按照這一標準于近日修改《關于印發〈民航局關于航空公司設立分公司的管理意見〉的通知》規定的航空公司設立分公司的條件要求。

    按照此規定,根據截至目前的國內航空公司運力分布情況,除“三大航”之外在機隊規模上符合設立子公司的也就只有海南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深圳航空有限公司(下稱深航)、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下稱上航)、廈門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廈航)、四川航空有限公司以及天津航空有限公司(下稱天航),但上航、深航與廈航分別是中國東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國際航空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國南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受“控股子公司不得再設立子公司”之限,而天航前身大新華快運航空有限公司也僅僅是在2007年3月30日成立,遠不滿10年運營年限,因而也在限制之列。

    “不評價《通知》本身是否合理,但對一個時期以來航空公司‘搶地盤’式擴張的行為確實需要進行規范了,這也有助于防止過度競爭,規范行業秩序。”一位曾供職于某國有航空公司的人士表示。

    《通知》內容顯示,民航局還將通過各地區管理局對現有航空公司的架構以及管理進行重新規范和梳理,對于管理不規范、機構不健全的航空公司,將要求其必須在2011年6月底前完成整改。整改后仍不符合要求的,各地區管理局將報請民航局限制其航線航班運營總量,或注銷其經營許可證。對于航空公司主動調整或取消其設立子公司的,其子公司原有的航線經營許可和航班時刻可由母公司按規定承繼。由此不難看出,民航局反而是將管理的難題推向了航企本身,如果有能力管理好自身諸多的分子公司當然皆大歡喜,反之倒不如進行自我調整,至少比查出問題之后航線經營許可和航班時刻一并被收回要好得多。

    看來,短時間內投資航空的熱潮要降降溫了。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