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航運市場,船舶的大型化、專業化和標準化已經成為航運業結構調整、節能減排的重要選擇。從1.6萬載重噸的“健泓1號”首航天津曹妃甸,到載重達2.8萬噸的“捷海2號”在揚州江都接水,再到寧波同德海運有限公司正在積極打造4萬載重噸船舶,今年,寧海船舶的集約化、規模化和節能化趨勢進一步凸顯。
按照寧海縣關于扶持航運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新建或購置縣外五年內船齡船舶的航運企業,單船規模在5000噸以上的,每噸補助40元,這極大地激發了航運企業打造大噸位船舶的熱情。統計顯示,近幾年,寧海縣共淘汰老舊貨運船舶68艘,共計8萬余載重噸,邁出了結構節能的重要一步。
事實上,享譽國內沿海的寧海船舶攬貨系統對航運企業節能減排貢獻不菲。“雙寧88”是一條跑寧波和汕頭航線的寧海籍千噸級船舶。“面對當前尚未企穩的航運市場,如果沒有攬貨線人,跑空船回來的概率很高,而一趟航線的油耗和人員開支成本在10萬元左右,一旦空載回來,不但無盈利,油也白白消耗了。”船東章仁校給記者算了一筆賬。
和章仁校一樣,目前,寧海眾多的船戶依靠著攬貨系統繼續著后金融危機的“淘金記”。“寧海的攬貨系統不僅培育了眾多有特色業務的海運公司,還為寧海小船減少空載率,實現航線的最大化運輸,降低萬元增加值能耗水平作出了重要貢獻。”寧海縣港航管理處副處長童秀江說。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