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航貨運自立門戶 航空貨代整合能否另辟蹊徑?


    時間:2010-09-17





      在運作4年多后,國航和國泰航空共同組建貨運航空公司一事終于接近完成。日前,據媒體報道,中國國航副總裁及財務總監樊澄表示,國航與國泰航空合作成立貨運航空合資公司已獲發改委的批準,目前正爭取商務部有關反壟斷審批,新公司將于第四季度在上海成立。業界認為,此舉說明國航與國泰航空的整合已經完成,同時也預示年初盛傳的國資委主導三大航空貨代業務整合一事全面落空,未來整合形式存在未知。

      航空貨代大整合全面落空

      “從去年以來,在航空貨代領域,外界最為關注的莫過于東航、南航、國航和中外運的整合問題,但由于整合方案和主導權一直沒有敲定,多方一直處于爭議中。”業內人士告訴記者。

      一直以來,由于國航實力較為雄厚,既希望自己能單獨發展壯大,又希望能拿下主導權成為行業“領袖”,所以一直處于游離觀望的狀態;而東航、南航和中外運三家在整合問題上表現出更加積極的狀態,也有心在主導權爭奪中放手一搏。年初國航放言攜手香港國泰航空,7月東航貨運重組旗下貨運業務,以及中外運與南航簽署貨代框架協議,南航貨運部也加快了貨機的引進速度,這些爭奪整合主導權的暗戰均被業界認為各方也為贏得重組主導權收集“籌碼”的行動。

      不久前,有消息說國資委有意讓航空貨代市場份額最大的中外運主導整合,一度讓大家看到了整合的希望,但此次發改委簽批國航與國泰的合作使得形勢急轉直下,國資委整合愿望全面落空,航空貨代全面整合很難完成。

      下一步整合是否能另辟蹊徑?

      如今,在國航自立門戶,使得國資委整合三大航和中外運的愿望基本落空,下一步棋如何走也成為多方關注的問題。”

      “國航與國泰的合作能否產生1+1>2的效果,市場能否獨大,這些都尚需觀望。”有知情人士透露,新國航貨運能否抗爭中外運、東航、南航三家的競合之力尚存質疑。“合作之后,國泰航空給予國航的都是一些老貨機,這些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國航貨運的問題。”

      據了解,貨機是體現航空貨運的運力能力先決指標,但目前整個國內航空貨代市場貨機老齡化相當嚴重,存在著很大的安全隱患,去年浦東機場貨機失事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

      上述人士認為,“從當前的局勢來看,中外運、東航、南航三家也存在整合的可能,而且三家整合之后無論是從規模、市場競爭力都會強過國航。”據了解,自去年年底開始,中外運已經陸續分別與東航、南航簽署了框架合作協議,使得整合進入了實質階段,但也正是國航的游離,使得整合出現了瓶頸。

      蹊徑能否實現關鍵在于國資委

      “中外運、東航、南航貨運業務的整合能否成行,國資委的態度至關重要。”業界人士指出,目前的局勢下,需要國資委出來做定奪,而且也只有國資委能夠主導事件的進展。從市場環境來看,國企整合是大勢所趨,航空貨代的整合亦是如此。當前國航已經另立門戶,同在國資委體系下的三大航空貨代公司整合也就顯得更為急迫,國資委的態度也是最有決定意義的。

      當前國內航空貨代的整合迫在眉睫,邁出整合的第一步才是最關鍵的。早一天整合才能減少整個市場的損失,也才能抓住機遇,只有把零散的個體集合到一塊,形成合力,才能去談發展的問題,也才能說大而全的問題。

      “國航的獨立從另外層面來看也讓整合相對簡單。”上述人士認為,“國航獨立使得三家先行整合的障礙得以掃除,而且,從當前的局勢來看,中外、東航、南航三家的整合先行整合應該是一個整合的上策。三家整合之后無論是從規模、市場競爭力都會強過國航,這樣以后再整合國航也就容易的多。”

      最近國資委主任李榮融正式卸任,由國家質檢總局局長王勇接任。而王勇的背景正是和航空業有著密切的關聯。業內認為,航空貨運業務整合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而此時,擁有航空專業的背景王勇將是推動整合事宜的最優人選,航空貨運整合將會加速。據了解,王勇畢業于哈爾濱工業大學,曾擔任航天工業總公司二三〇廠廠長、黨委副書記,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副總經理、黨組成員。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