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企業物流管理剛起步 每年成本損失達2.5萬億


    時間:2010-09-17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崔忠付昨日在“中小企業融資和市場拓展解決方案說明會”上透露,國內的物流企業每年因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不暢造成的成本損失高達2.5萬億元,主要原因是中國絕大多數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仍然處于起步階段,不得不為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難題付出高昂代價。


    崔忠付介紹,中國去年全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列為18.3%,高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換一句話,國內企業每年因物流與供應鏈管理不暢而造成的成本損失就高達2.5萬億元。”崔忠付說。


    “近十年來,隨著中國城市化進程,商用物業租金飛漲10多倍,生意越好,店租漲得越快,導致企業市場拓展和流通成本居高不下。”中國美旗控股集團戰略決策委員會主席謝秉臻告訴記者,中小企業貢獻了中國60%的GDP、50%的稅收和80%的城鎮就業,但是中小企業發展也面臨著融資成本高、市場拓展難、經營成本重等一系列問題。


    中外運長航集團運輸管理部總經理肖星也指出,中國的工業產品平均物流成本已達35%,而跨國公司利用經濟全球化規律,在融資成本方面就比國內企業至少低1/3。


    “沃爾瑪、家樂福、寶潔、HP、Dell等著名企業,通過物流與供應鏈管理技術的集成,減少成本、降低庫存、提高服務響應速度和市場競爭力。”崔忠付說。


    9月9日,寶潔位于廣州開發區的新分銷中心將正式投入運營,記者了解到,其第三方物流外包給招商局物流,通過全國的物流管理系統,大大降低物流成本。


    “跨國公司把中國定位最佳的商品生產地,但絕大部分商品生產進入標準化生產階段,在標準化生產條件下,生產成本和利潤越來越低。”肖星認為,全球經濟正從“產品經濟”向“供應鏈經濟”轉變。


    截至2009年底,中外運長航集團的外運監管貨值已超7800億元,簽署三方合同2900多份,為600多家中小企業提供物流融資超700億。


    “跨國巨頭通過控制流通渠道來壟斷市場,情況對中小企業非常不利。”謝秉臻指出,自2006年國家開放代理權后,跨國巨頭已掌控大部分流通渠道,中小企業不得不借助其渠道進行產品流通,從而喪失了話語權。


    為此,謝秉臻提出“非加價”模式:交易席位20年免租金、并為入駐商提供三倍于自有資金授信和溝通全球的電子商務平臺,美旗不從中抽點、加價。謝表示,“非加價”模式可望為商家降低高達30%的經營成本。


    謝還表示,未來將在北京、上海、成都、烏魯木齊等地建10個美旗城,推廣“非加價”模式,目前位于泉州的海西美旗城一期已進入招商階段,而總投資28億美元佛山美旗城也將于今年9月開工建設。


    “未來企業的競爭必然是供應鏈之間的競爭,中小企業發展物流惟有不斷進行產品創新、服務創新和市場創新,才有可能立于不敗之地。”崔忠付表示。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