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深圳機場首個異地國際航空貨站——深圳機場東莞國際貨站在長安鎮正式投入運營,深圳機場“空陸聯運”的直通模式進一步延伸到珠三角制造業腹地。
前八月國際貨郵 同比增234.6%
來自深圳市交通運輸委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8月深圳機場貨郵吞吐量為51.68萬噸,同比增長38.4%,其中國內貨郵39.99萬噸,同比增長19.5%,國際貨郵10.95萬噸,同比增長234.6%,港澳臺地區貨郵0.75萬噸,同比增長21.4%。
深圳市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金祖對深圳商報記者表示,今年以來,受到經濟強勁復蘇的拉動,加上世界上最大的包裹遞送公司UPS亞太轉運中心在深圳啟用,使深圳機場貨郵吞吐量實現大幅增長。陳金祖樂觀地表示,深圳機場今年將超額實現70萬噸的年度貨運目標。
而UPS中國區總裁、亞太區資深副總裁黎松江表示,UPS將繼續通過使用大型飛機加強運輸網絡建設,并進一步增強運力,以滿足面向歐洲和美國日益增長的出口需求。UPS的持續投入,無疑使深圳機場受益匪淺。
首個異地國際貨站 在東莞投入運營
深圳機場在東莞長安、塘廈的兩個國內異地貨站也同時啟用。至此,深圳機場在東莞的異地貨站已達4個。
據了解,首個異地國際貨站距離深圳機場約30分鐘車程。該貨站為貨物提供三天的免費倉儲期,貨主和代理人只需辦理貨物于長安海關的報關和深圳機場海關的轉關手續即可。此外,該貨站還提供地面運輸服務,貨物由海關監管車直接運輸至深圳機場監管倉。
東莞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對深圳商報記者表示,深圳機場設立東莞國際貨站,將進一步提升東莞的航空物流服務效率,降低生產廠家和代理人的成本,并將有效帶動東莞制造業的發展。
業內人士認為,異地航空貨站建設是深圳機場繼城市候機樓建設獲得成功后的另一重要舉措,將更大滿足珠三角地區貨運市場日益增長的多樣性需求。而隨著明年第二跑道建成投入使用,深圳機場將進一步強化在周邊地區的輻射力,加速成為華南貨運門戶機場和亞太地區主要快件集散中心。
空陸聯運打造超級門戶 與周邊合力形成物流圈
深圳機場為實現“華南航空貨運門戶機場”的目標不遺余力。作為國內唯一一家具備海陸空多式聯運條件的航空港,深圳機場在物流方面,采取“筑巢引鳳”的戰略,完善機場貨運軟硬件設施,吸引貨運承運人、貨運代理人進駐。在開通的144條航線中,貨運航線就占到了31條。
同時,深圳機場貨運網點不斷擴大完善,據悉,深圳機場有意像發展城市候機樓一樣,實施“毛細血管”戰略,將“空陸聯運”這種航空貨站直通模式逐步延伸到中山、惠州、佛山、虎門等地,構建區域航空物流經濟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