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航涌起“西進潮”


    作者:隋秀勇    時間:2010-08-25





    “現在往返于烏魯木齊與廣州、溫州等地,特別是在新疆主要城市之間的航班時刻比以前多了不少,而且可選擇的航空公司也多了。”正在廣州與客戶談生意的李先生在電話另一頭說。李先生在烏魯木齊德匯國際童裝城做了多年的童裝外貿生意,因業務需要經常在新疆各地、烏魯木齊與珠三角和長三角飛來飛去。


    這種變化緣于,本土航空公司敏銳地嗅出我國產業梯度轉型帶來的巨大商機。他們在大舉進軍國際市場之際,通過增加運力投入,增開、加密航線航班,完善航線網絡等方式深耕西部市場,希冀在西部航空市場競爭中搶占一席之地。
    挺進西北


    “新疆地區是今年我們市場開發的重點。到目前為止,南航在新疆投入了48架飛機,運營53條航線,通航城市達到了15個。”南航貨運部的林輝(化名)向記者透露。下一步,南航計劃通過新疆分公司,重點開辟以烏魯木齊為中心到疆內多個城市的航空快線,加快新疆支線航空網絡布局。


    不僅是南航,目前多家航空公司都入駐了新疆。來自民航局的數據顯示,目前在運營新疆市場的航空公司達到41家,開通定期航線116條。其中,新增國內航線5條、國際航線4條,實現了疆內航空市場的拓展。


    當下,新疆航空市場的“火暴”與國家一系列扶持新疆航空市場的政策不無關系。林輝告訴記者:“雖然南航新疆分公司在新疆市場經營多年,相對于其他航空公司有著較為完善的營銷體系。但就目前新疆航空市場而言,還有一些政治意味。”


    記者采訪的多位業內人士都認為,國家大力扶持、培育新疆航空市場,但新疆相對落后的經濟和產業基礎,能否支撐如此多的航空企業?


    發力西南


    還有一股民航西進潮,這股大潮以搶先戰略布局為主要目的,發力西南。


    8月5日,海航集團與重慶市政府簽署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在航空運輸、現代物流等多個領域,海航集團計劃3~5年內在重慶投資300億~500億元。


    相對于海航開發西南航空市場還處于籌劃階段,三大航的爭奪已近白熱化。8月3日,在東航四川分公司引進了其成立以來的第4架波音客機。在加大在四川機場運力投入的同時,東航調整運力并新增成都至北京的航班,和加密成都至上海的航班。而按照東航的計劃,東航在四川計劃總投資50億元。


    在東航發力成都市場之際,其與云南省國資委合資成立的東航云南分公司,也標志著東航將加大云南市場開發力度。而目前的云南市場,祥鵬航空、昆明航空和川航云南分公司先后在昆明設立基地,一場市場份額之爭在所難免。


    東航在云南市場強敵環視,四川市場也難言輕松。成都市場一直是國航“金三角”(北京、深圳、成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經營多年。在國航控股深航后,深航成都營業部在7月并入國航營業部,進一步鞏固其在成都市場的優勢地位。


    在成都市場稍遜一籌的南航,則將目光瞄準了成都向東約300公里的重慶。今年是南航“戰略轉型落地轉型年”,在國內市場,除加大北京、廣州雙樞紐的建設外,重慶樞紐建設是南航的另一個重點。林輝告訴記者,與過去投入幾架飛機,找幾個代理人,制定一個價格表不同,在重慶市場,目前南航運力投入計劃已經基本完成。今年南航將圍繞運力投入,重點進行軟性建設,從建設基地、培養銷售隊伍、擴充和調整隊伍結構等多方面,全方位介入重慶市場。


    西進背后


    自去年第四季度以來,國際航空市場復蘇勢頭強勁,特別是進入12月,國際航線旅客運輸量增幅已經連續幾個月超過國內旅客運輸量增幅;“民航強國戰略”也要求本土航空公司在國際市場中磨練自己,培養國際競爭力。民航局為了鼓勵航空公司加快、加大“走出去”步伐,也將進一步落實特殊遠程航線補貼政策,并擴大國際航線稅費減免的種類與范圍;加之國內高速鐵路網的日漸完善對國內航線的“擠出效應”愈發明顯。諸多因素似乎都表明航空公司戰略發展重點應該指向海外市場,然而本土航空公司為何在此時選擇深耕國內市場?


    ●產業支撐


    任何一個行業和企業發展戰略的調整與國家產業政策走向息息相關,航空運輸行業和企業也不例外。去年以來,我國加大了產業結構的調整力度,西部地區迎接東部產業轉移產生的航空運輸服務需求,為航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對此,林輝表示,南航正在密切關注這方面的市場動向。而且目前產業轉移進程中的航空貨運服務需求正在釋放。去年惠普、富士康、英業達、廣達等筆記本制造商及代工企業紛紛落戶重慶,IT產品必將引發對航空物流的需求。這是南航加大對重慶市場投入的主要動力。若將區域開發的范圍擴至整個西南地區,九寨溝、麗江、西雙版納等等眾多旅游城市的市場相對成熟,有著較為穩定的價格和客源保證,也是各大航空公司爭奪的焦點。


    ●國際跳板


    談及南航今年在國內另一個重點開發市場——新疆,林輝坦言,國際貨物始終是各大航空公司航空貨運業務的重中之中。公路、鐵路運輸對國內航空貨運市場的沖擊越來越大,而且國內航班的運費很低。

    林輝向記者透露,目前北京-烏魯木齊航線的運價大約是4~5元/公斤,而且還是北京貨運價格最高的一條國內航線。與之相比,北京-阿姆斯特丹的則為20~30元/公斤,旺季甚至能沖上40元/公斤。這種價格差異肯定會造成把國際航線當作經營的重點。目前,南航在新疆有53條航線,但是載貨率并不是很理想。而且市場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點——只有夏天是旺季。


    那么南航為何要加大新疆市場的開發力度?


    林輝解釋說,除了響應國家號召外,南航有著長遠的戰略考慮,其樞紐意義要大于搶占新疆本地市場的經濟效益。新疆有一個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使其成為連接中國與中亞、南亞地區的接口和中轉點。而且從技術角度來看,目前國內飛往歐洲的航班幾乎都要經停迪拜,隨著新疆樞紐建設的日漸成熟,新疆也可以成為中國到歐洲大陸一個比較理想的經停點。


    同樣,通過進一步開發成都、重慶及昆明等航空市場,航空公司可以借此開辟更多的輻射東南亞、南亞和歐洲的國際航線,這也與各大航空公司國際戰略相吻合。


    ●國際 “短板”


    不可否認,三大航都將進軍國際市場作為今年工作的重點之一。其中,除了國際航線的復蘇之外,有著與開發新疆市場相似的“政治任務”。因此,有分析人士認為,國際市場所必須具備的網絡和規模是外資航空公司的長項,加之航線距離長,投入大,雖然國際航線眼下一片大好,但是歐美等發達國家的經濟復蘇形勢也并不明朗,一旦經濟層面有所波動,國際航線將最先受到波及。


    此外,國內旅客與國際旅客超過10:1的懸殊數量比(以2009年為例,國內航線運送旅客4.49萬人次,國際航線則為3705萬人次),以及與歐美國家復雜的經濟形勢相比,國內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提供更為穩定的航空運輸服務需求,使本土航空公司在發展國際市場兼顧拓展西部市場。


    ●高鐵沖擊


    在中國民航大學航空運輸經濟研究所所長李曉津看來,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首先,目前規劃的“四橫四縱”高鐵發展布局,都是偏東南沿海多一些。西部地區受高鐵的沖擊少一些。而且從長遠來看,西部地區也不太適合發展高鐵。因為西部地區自然條件比較惡劣,沙漠、山脈比較多,修建高鐵的成本包括建成后的維護成本也比較高。從這個角度來看,民航在西部地區的發展比高鐵更具優勢。


    其次,東部地區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主要樞紐機場已經基本形成,需要腹地機場來支撐。發展西部地區市場可以對東部樞紐機場形成支撐。


    最后,西部地區未來發展空間比較大,諸如空域等各種資源比較寬裕。而且西部市場資源越來越豐厚,特別國家重點發展新疆,對于民航來講,是一個很好機遇。


    潛在風險


    各大航空的西進策略對繁榮西部地區的航空市場,促進地方產業發展等種種利好毋庸置疑。但在繁榮表象下,航空公司之間的惡性競爭已初露端倪。


    東航在成都的四川分公司掛牌之時,就有專家指出,東航設立四川分公司的做法并不理智,“僅能理解為三大航空公司互相挖墻腳,惡性競爭”。近期,從成都出發國內主要航線機票價格情況,似乎印證了專家的判斷。


    記者從攜程網了解到,目前從成都到北京的機票價格最低的折扣到了4折,包括國航、南航和川航在內的多年航空公司普遍的折扣也在7折左右。通過打折吸引旅客的價格戰已經打響。


    與客運相比,航空貨運狀況更為糟糕。四川、云南市場的航空貨物運價非常低主要是客、貨矛盾造成的。林輝告訴記者,我國航空貨運主要以腹艙載貨為主。四川和云南的旅游城市較多,有較為充足的客源。但西部地區的航空貨運市場,至少從目前市場發展狀況,還很不成熟。一是,加工制造業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和長三角地區;二是,西部地區不是消費地,不是服裝、海鮮、快件等主要航空貨源的目的地。


    記者從南航貨運市場部了解到,廣州-成都的內部運價是4元/公斤,而成都-廣州的往程運價驟降了75%以上,僅為0.85元/公斤。這種價格的巨大落差,主要是南航在廣州市場具有一定壟斷優勢,而在成都市場則是“群雄爭霸”的局面。雖然東航、國航是成都的基地航空公司,南航則只設立了營業部,但前兩者的運價也比南航稍高不多。


    “按照目前的態勢發展下去,西部市場將步入惡性競爭的軌道”。林輝憂心忡忡地表示。民航內部的競爭太兇了!鼓勵市場競爭的同時,也需要國家統籌規劃,對航空公司進入某個區域設置一些重點的考核條件,避免航空公司間的惡性競爭。畢竟市場競爭過度開放,對誰都沒有好處。


    在這方面,外資航空企業的經驗值得借鑒。上海一家航空貨代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第一,許多國外航空公司的窄體機的腹艙是不裝貨的,只裝寬體機和全貨機;第二,非常重視與大企業的溝通,高價值的直銷貨源和批量貨、穩定貨,不去搶市場的拼貨,盡管市場上的拼貨是占絕大多數;第三,國外航空公司間的合作非常緊密,真正實現了各個航空公司的聯網和科學布局。


    對于西部市場的“惡性競爭”的說法,李曉津有自己的理解:目前西部航空市場的競爭是惡性的還是良性的,判斷標準還不是很清楚。投入運力的增長速度慢于市場增長速度。大家都希望能在較快增長的市場中分一杯羹也是正常的。


    李曉津認為,基于國家重點發展西部地區的戰略規劃,和西部地區對航空運輸的需求,航空運輸業發展重點可以概括為“漂洋過海”和“上山下鄉”。所謂“漂洋過海”是指,重點抓好西部地區國際口岸建設,特別對云南、成都、新疆等區域的國際航班開辟,盡量從各種方面給予支援。可以促進這些地區的對外開放,和區域經濟的發展。“上山下鄉”則是強調重點發展一些偏遠山區,特別是地面運輸難以通達的支線航空。

    來源:現代物流報   作者: 隋秀勇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