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報道,近年來快遞業發展迅猛,然而因為準入門檻低,管理不規范等原因,相關投訴連年上升 。為了摸清快遞公司的真實情況,記者專門到島城某快遞公司臥底了六天,揭開了這個行業內許多不為人所知的黑幕。
快遞公司以便捷的服務為市民提供了很大的方便,一個電話打過去,就會有工作人員上門取件,用不了多久,托運的東西就會到達指定的地方。這樣的結果當然是皆大歡喜 ,但是有的消費者對快遞公司卻是“想說愛你不容易”,因為他們吃過虧。而且,糾紛一旦產生,消費者想維權都很難,因為快遞業潛規則盛行:丟失貨物只按快遞費的5倍來賠償,收貨人簽收后才能驗貨,出了問題公司概不認賬,保不保價快遞公司說了算。大多快遞公司的快遞單背后都印滿了密密麻麻的“約定”——盡力逃避責任,把一切風險轉嫁給消費者。
快遞業之所以陷入如此亂象,根本的原因還是監管松懈,準入門檻過低。快遞業這塊誘人的大蛋糕引來諸多“食客”,不需要注入過多的資金,不需要專業的人才,不需要“驗明正身”,導致魚龍混雜。長此以往整個行業都將陷入聲名不佳的境地。所幸的是從今年10月開始,《新郵政法》將對快遞公司的注冊資本、法人條件、從業人員持證率做出硬性規定,新一輪的洗牌有望徹底改變快遞業快而不佳的壞名聲,更好地維護消費者的權益,我們拭目以待。
來源: 半島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