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多年前,在蔚藍的北部灣,一艘艘滿載著絲綢、瓷器、茶葉等貨物的商船,揚起風帆朝歐洲進發——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海上絲綢之路”。
如今,借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的東風,踏著泛北部灣合作的節拍,千帆競發的北部灣正在開啟一條新的“海上絲綢之路”。最近,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被列為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重點,正在成長為具有全國影響的經濟增長極。
發展大產業——
重大項目總投資3000億元
7月30日,隨著核燃料廠房第一罐混凝土在防城港市光坡鎮澆注下來,總投資約260億元的廣西防城港核電站一期工程開工建設。這是我國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23項重點工程之一,建成后每年可為北部灣經濟區提供150億千瓦時的電力,拉動全社會總產出增長約142億元。
在長達1629公里的廣西北部灣海岸線上,臨海而建的現代大型企業園區成為一道靚麗風景線。在這里,石化、鋼鐵、電子信息、核電、輕工食品、生物制藥等產業正在布局發展,北部灣臨海產業集群正在形成。
如今的北部灣經濟區成了國內少見的發展機遇疊加區: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國務院頒布實施《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被列入國家新一輪西部大開發著力培育重點經濟區……今后2至3年,將是北部灣經濟區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
從今年開始,廣西計劃3到5年內投資15336億元,推動北部灣經濟區加快發展,迅速形成北部灣核心競爭力。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郭聲琨認為,夯實產業支撐是提升北部灣經濟區核心競爭力的根本要求。廣西正在務實推進北部灣經濟區工業化進程,努力形成北部灣經濟區大產業發展格局。
目前,廣西正在加快發展11個重點產業園區,力爭完成投資25億元;加快推進中石油大型原油儲備庫、北海鐵山港異地改造石化項目等一批續建項目,實現全面建成投產;力爭盡早開工建設欽州千萬噸煉油廠二期工程、沿海三市火電廠二期工程;認真謀劃石化、鋼鐵、林漿紙、電子、能源、修造船等產業基地建設,圍繞產業鏈延伸籌劃一批新的重大項目。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馬飚介紹,目前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建和擬建的重大產業項目總投資達3000億元,其中投資超過10億元的重大產業項目達到32個。據悉,今年上半年,南寧、北海、欽州、防城港四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4.8%,比廣西全區高1.2個百分點,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35.7%;財政收入增長42.9%,比廣西全區高11.5個百分點。
建設大港口——
北部灣港口群躍然而出
7月30日上午,總投資18億元的廣西北部灣港北海鐵山港區3號、4號泊位正式開工,這是鐵山港向億噸大港邁進的堅實一步,也是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加快開發建設的又一重要標志。
過去,北部灣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大港口之間的競爭,往往靠價格戰定勝負,結果誰也賺不了錢。于是,廣西將防城港、欽州港、北海港三港合為一體,統稱“廣西北部灣港”。
“三港合一”的北部灣港優化整合,使三大港口從過去的同質化競爭變為差異化競爭。防城港定位以大宗散貨運輸為主,逐步形成多功能、現代化的綜合性港口。欽州港則主要依托臨港工業開發和港區保稅功能拓展,形成以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資和集裝箱運輸為主的規模化、集約化港區。北海港重點發展現代物流,形成以商貿和清潔型物資運輸為主的集約化程度較高的綜合性港口。
經過建設大批深水碼頭和萬噸級泊位,北部灣港已擁有生產性泊位191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40個,年吞吐能力已經超過1億噸,與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20多個港口實現了通航。據統計,截止今年6月,廣西沿海港口完成吞吐量5343萬噸,同比增長27.7%,其中集裝箱吞吐量增長72.5%。一個功能完善、現代化的北部灣港口群正在西部沿海躍然而出。
目前,一幅更加宏偉的沿海港口經濟藍圖已經展開:根據新制定的《廣西北部灣港總體規劃》,納入規劃的港口沿線共267公里,其中深水港口岸線達200公里。屆時,廣西北部灣港將形成“一港、三域、八區、多港點”的港口布局體系。“一港”即廣西北部灣港;“三域”指防城港域、欽州港域和北海港域;“八區”指廣西北部灣港規劃期內重點發展的八個樞紐港區;“多港點”指主要為當地生產生活及旅游客運服務的港點。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常委、自治區副主席陳武透露,廣西計劃在新一輪西部大開發的前3年至前5年,約投資448億元,新建泊位80個以上。到2015年,將建成3個億噸級港區,實現廣西北部灣港吞吐能力超過3億噸的目標。
“隨著蘭新、蘭渝、黔渝、黃百等西部干線鐵路建設的推進,一個涉及西部12個省份、通往廣西北部灣港的便捷出海大通道的輪廓正逐漸顯現。”廣西壯族自治區黨校經濟部主任張家壽說。
構筑大物流——
北部灣保稅物流體系初步成型
7月26日,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迎來一件大喜事:西南地區最大的“無水港”——南寧保稅物流中心正式運營。這標志著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逐步成型,一條連接世界的“無形之路”正在發揮強大作用。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保稅物流體系的運作模式是以北海出口加工區、欽州保稅港區、憑祥綜合保稅區等為沿海沿邊節點,通過南寧保稅物流中心這一核心樞紐,直接向我國西南、中南地區乃至東盟國家的企業提供保稅物流服務。
日前,首批6大項目正式簽約入駐廣西欽州保稅港區,總投資達12.5億元。欽州保稅港區由此邁入了功能開發和運營發展的新階段。
據欽州保稅港區管理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王乃學介紹,出口加工企業如果入駐保稅港區,不同國家的零部件將可直接在保稅港區內組裝,不僅能為企業節省貨物流轉成本,也省去進出口關稅和產品增值稅。這樣將更有利于促進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建設,促進我國西部地區的開放開發。
目前,國家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賦予了廣西在全國物流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南寧列為西南物流區域中心城市和全國一級物流節點城市。廣西北部灣辦常務副主任陳瑞賢說,對于備受交通物流條件限制的西南地區來說,北部灣保稅物流體系將成為西南地區的出海大通道和對外門戶。
目前,廣西正在引進一批國內外大公司、大企業到欽州保稅港區、南寧保稅物流中心投資經營,開展保稅物流、出口加工等業務,加快自身的功能開發和營運發展。
“由于地處中國和東盟這兩大經濟體的結合部,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在自貿區中將起到橋梁和紐帶作用,中國的內地省份可以通過這里走向東南亞,東南亞國家也通過這個‘門戶’進入中國。”廣西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蔣升湧說。
從臨海大工業布局到保稅物流體系建設,從培育現代化港口群到建設西南出海大通道,再到構建溝通中國與東盟的國際大通道,廣西北部灣經濟區創造了中國區域發展的“北部灣速度”,正朝著具有全國影響的經濟增長極邁進。這個目標一旦實現,將比當年的“海上絲綢之路”更加繁榮壯麗,更加令人自豪!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