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航運將是中遠集運業績的一個新亮點,但尚未引起外界應有關注。
中遠集運Coscon總經理孫家康說:“我們將看到,越來越多的制造商從發達沿海地區遷移至低成本的內陸省份。因此,中遠正沿著長江黃金水系向中國內陸地區擴張。今年,中遠集運計劃將長江上的集裝箱貨運量提高25%。”
雖然北京有意吸收外國航運業投資長江航運。但依據現行中國法規,外國航運公司不得在中國沿海及內河港口之間直接從事航運業務。
對2020年將上海建成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孫家康的態度很現實。10年前,中遠集團將其集裝箱總部遷至上海,正是響應這一初步設想。目前上海口岸的集裝箱箱量占中遠集運全球總箱量的四分之一,位居全球第一。但是,光靠箱量,難以撐起國際航運中心的。
站在浦西遠洋大廈臨江的辦公室中,他指著對岸陸家嘴金融中心的摩天高樓說:"2005年到2008年間,我們訂購了50多條集裝箱船, 但沒有一條船是靠對岸的金融機構融資,最后只能全部通過海外融資。”
“現在,中國本土的銀行不懂如何做航運金融,而在華經營的外國銀行又沒有資格做。現實就是這樣。現在,上海需要在三個關鍵領域取得突破——政策監管、人才和服務。情況正在改善。建立國際航運中心,上海要走的路很長,但最終會到達的。” 孫家康說。
據他估計,上海在航運金融、注冊、保險,中介等方面的人才缺口,可達4至5萬人。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