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江蘇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出現激增行情,并且5月、6月,連續突破20萬標準箱,創歷史最好水平。
集裝箱“吞吐量”被公認為外貿晴雨表。上半年的放量行情,傳遞出怎樣的經濟信息?下半年,這樣的走勢能否持續?
港口“表情”:航線增加,運費上揚
上半年,江蘇不少外貿港口都傳來同樣的喜訊:班輪公司紛紛加大對國際航線的運力投入,恢復、新開多組集裝箱班輪運輸服務,航班密度明顯增加。
連云港港口集團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連云港港上半年新開了5條國際航線,其中遠洋航線2條(澳新線、中東線)、近洋航線3條(日本、韓國和東南亞)。
而記者從太倉港了解到,自4月17日首開美西遠洋航線取得歷史性突破后,營運走勢良好;此外,上半年該港的日、韓等近洋航線吞吐量同比增長了82%,臺灣航線航班密度也增加到每周兩班。
記者在采訪中還發現,隨著貨量的回升以及夏季傳統運輸旺季的來臨,目前集裝箱運價已從年初的較低狀態走高到歷史較高水平。6月25日,上海航運交易所發布的新版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為1576.84點,較年初大幅上漲42.5%,較2009年10月16日首發日增長了57.7%。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在去年年中觸底后出現了大幅反彈,今年6月綜合運價指數明顯高于去年同期水平。
內生動力:外貿持續向好
相關專家告訴記者,由于我國進口以資源性產品為主,多為散貨運輸;而出口的多是工業制成品,大多依靠集裝箱運輸,因此,集裝箱吞吐量可以從一個側面反映我國的外貿出口情況。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2009年我省港口集裝箱運輸經歷了嚴峻考驗,吞吐量直到6月才首次實現月度正增長。而今年上半年,全省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31.6萬標準箱,為全年目標的59%,同比增長38.6%。
專家研判,上半年集裝箱的高增長,除了受惠于去年同期相對較低的基數外,外貿向好行情更是支撐集裝箱放量的“內生動力”。據統計,上半年我省實現外貿進出口2146億美元,排名全國第二;其中出口1224.8億美元,同比增長44.4%,增幅高于廣東、上海、浙江和山東。
而出口形勢的良好,推動了我省出口集裝箱運輸需求穩步增長。
各方預期:“看空看多”因素皆存
對下半年行情,“看空看多”的觀點并存。
交通運輸部水運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鑒于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影響的滯后性,預計今年下半年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增速將有所回落。
有外貿專家指出,目前世界經濟復蘇還存在很多變數,可持續性有待觀察,全球主權債務風險加大,金融危機后遺癥日趨顯現,一些國家和地區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加上發達國家新實施的“碳關稅”等綠色壁壘將進一步抬高我國貿易出口的難度成本,尤其人民幣升值,以及出口退稅全面取消,都對我國出口帶來相當大的沖擊。
而太倉港管委會發展服務局局長孫松對太倉港的下半年行情卻充滿自信:“我們美西航線4月份才開,僅僅兩個月就做到了7-8萬標準箱,下半年有6個月的時間,集裝箱量肯定會繼續大幅走高,全年220萬標準箱的目標一定能順利完成!”據了解,太倉港上半年外貿集裝箱增幅高達64.8%,創下歷史之最。
孫松特別強調,蘇州地區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不算明顯。“2008年,蘇州地區外貿進出口總值約2200多億美金,而2009年是2100多億美金,只略低了一點點,今年的行情更不會差。”
來源: 新華報業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