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運巨頭“趁火打劫”


    時間:2010-07-22





    似乎是一夜之間就進入了旺季,市場上的集裝箱船頃刻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受益最大的將是航運公司與集裝箱制造商。據悉,7月15日起,中國遠洋以“貨柜短缺附加費”的名義,對部分航線額外征收費用。同日,另一航運業巨頭馬士基航運也開始征收類似的旺季附加費。


    船公司缺箱現象嚴重


    寧波港7月份披露的統計數據顯示,該公司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完成638.3萬標準箱,同比增長了38.6%,集裝箱航線總數也達到225條,相比去年底凈增9條。


    “船公司的運力投放確實比以前多了。”國都證券行業分析師鞏俊杰告訴記者。但有關集裝箱“一柜難求”的聲音仍不絕于耳,“除了中遠及中海缺箱的問題不是特別嚴重之外,其他船公司缺箱的現象還是比較嚴重的。”7月15日,中國遠洋投資者關系部人士告訴記者,“有些公司已經開始拒收,不再接受貨主訂單。”


    新加坡上市公司戴爾瑪集團預測,今年市場預計短缺250萬個小柜,而目前全球一年的小柜產量也僅有200萬個,意味著貨柜短缺的問題將持續至少一年。


    伴隨著貨柜緊缺而來的,則是市場價格的變動。馬士基航運新聞發言人日前宣布,于7月15日起增設旺季附加費,征收標準為亞洲至北歐西向航線每標箱加750美元,每大柜加1000美元,高身特種柜每個加1200美元。中國遠洋也宣布在同一日開始征收貨柜附加費,在寧波、上海等運往臺灣的航線上,中國遠洋的征收標準為每小柜300元人民幣、每大柜600元人民幣。


    航運業受益者顯現


    首先嘗到海運復蘇甜頭的是大型船運公司。中海集運披露的半年盈利預測稱,受益于國際航運市場出現恢復性增長,公司今年中期業績將扭虧為盈,運輸收入及凈利潤同比均大幅上升。中海發展則稱,2010年上半年,國內外航運市場需求上升,運價有所回升,公司運力投放同比也增長了20%,凈利潤則將同比增長50%以上。


    在中國遠洋看來,自己并不是鏈條中唯一的受益者。“現在市場集裝箱非常緊缺,我們在6月初下的集裝箱制造訂單,價格已經達到了每柜2700美元,這是個非常高的價格,去年年底這個價格還只有1800美元至1900美元。而且,現在訂的話,至少要等3個月,9月初才能拿到。”這無疑將讓中集集團等公司獲益頗豐。中集集團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3月,中集集團干貨集裝箱累計銷量為10.29萬標準箱,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銷量。


    “現在集裝箱短缺的情況,根本原因還在于市場回暖。”上述中國遠洋人士說,“還有可能是因為我們現在實行超低速航行,也就是船舶速度降低,航行時間更長,貨柜周轉更慢。另外,則是集裝箱廠開工能力不足。”


    “隨著全球經濟回暖和出口增加,需求確實是增加了。”上海衡律國際貨運代理有限公司伍和標說,“現在的情況還不算特別嚴重。”不過,中國遠洋等開征附加費的舉動讓伍和標為難:“這肯定是有影響的,特別是在和外商議價方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