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物流中心地位動搖


    時間:2010-06-30





      隨著經濟進一步復蘇,香港貿易活動愈趨頻繁,貿發局近日公布一項關於香港離岸貿易的調查顯示,內地仍然是港企主要的采購中心及生產基地,同時發現香港的離岸貿易有增加趨勢,或令香港物流中心的地位受到動搖。

      貿發局於今年首季,成功訪問了4520個香港貿易商及制造商,有93%的受訪者表示,生產及采購活動主要在內地進行,其中62%的公司單在內地進行有關活動。貿發局助理首席經濟師潘永才表示,有關數據較06年的調查結果顯著增加,反映對港企而言,以內地作為采購中心或生產基地的吸引力更明顯。

      不過,潘永才指,來自內地、出口到海外的產品,包括經香港轉運或直接從內地運往海外目的地的比例,由06年的56%下跌至去年的51%,主要是買家的采購模式在經濟不景氣下有所轉變所致。

      生產及采購漸向北移

      他續解釋,雖然全球經濟於去年底已漸見復蘇跡象,但海外進口商及零售商的訂單態度審慎,并主要以貨量少及貨期短為主,而此情況則為香港的貨運服務帶來較大需求。不過,潘氏認為有關現象僅屬暫時性。

      此外,離岸貿易的增加令香港的物流中心地位受到動搖。潘永才表示,近年港企的生產基地及采購中心,正出現由珠三角地區逐漸往內地較北地區延伸的趨勢,而港商把付運時間、成本和風險列入付貨方式的考慮因素,其基地距香港愈遠,他們愈抗拒把貨物經本港轉口到外地,令香港的轉口業受到挑戰。

      貿易帶動金融會計服務

      潘永才稱,總體而言,離岸貿易的增加雖對香港物流業構成影響,但調查結果反映貿易增長可帶動本港高增值的貿易支援服務需求,其中達88%的港企表示,未來三年會續繼在港進行會計及金融活動,同時亦有超過八成受訪企業表示會在港進行企業管理及策略規劃活動。然而,他又認為,香港進出口業具有效率及質素,相信進出口商仍可保持一定的競爭力。

      此外,潘永才預計,歐債危機對貿易的影響最快於下月起陸續浮現,料6月份的出口增長幅度將放緩至20%以下,而該局預測今年全年出口貨值將按年升12%。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