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上午11時,記者來到巴拿馬城的運河區Canal Zone。漢字“福壽陵”映入眼簾。這便是建在俯瞰巴拿馬運河的小山坡坡頂的中國人專用公墓,該公墓建于2003年,面積相當于5個足球場,根據左青龍右白虎的風水法則找到了巴拿馬的這塊風水寶地。
當地已進入雨季,大雨傾盆,但草地仍然休整得很好,不至于讓來訪者的腳陷入泥中。華裔第三代桑德拉-李說:“下面就是美國人的公墓。”
在1999年之前,運河區只有美國人才能出入,可謂是巴拿馬中的美國。桑德拉-李說:“以前的中國人公墓位于市內貧民窟的一個角落。新墓地建成以后,大都移葬到這里。”祈禱多福的中國人把自己安息的地方安置在了美國人的頭上。
中國派工人參與擴建巴拿馬運河的工程后,中國移民開始不斷激增,現在已接近巴拿馬人口的10%.朝鮮日報記者 趙儀俊攝影◆美國力量的象征已成過去
巴拿馬運河一度是超強大國美國力量的象征。20世紀初,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工業國,為了連接東西部的物流網,必然需要修建截斷大陸腰部的運河。美國當時不顧英國的反對,強行使巴拿馬從哥倫比亞獨立出來,然后于1914年開鑿了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長達82公里的運河。得益于此,從紐約到舊金山縮短了1.26萬公里的航程。
美國打造運河地區且只允許美國人出入實際上反映了“美國領土”的自信心。軍事上設有美軍基地、經濟上擁有物流基地的巴拿馬成為美國進軍中南美的橋頭堡。
但是,運河于1999年12月31日歸屬巴拿馬政府后僅過10年,世界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成為了巴拿馬港的最大客戶,太平洋和大西洋兩側的港口都由中國企業運營。為擴建巴拿馬運河而來到這里的中國工人現在正就巴拿馬經濟的主導權同猶太人展開爭奪。美國位居第一的指標現在只剩下巴拿馬運河的吞吐量。而且這還是連接美國東部和西部的“國內貨物”。
迫于美國的政治影響力,巴拿馬與臺灣“建交”并使用美元。但是,巴拿馬總統已提及同中國簽署自由貿易協定(FTA),經濟部長也把孩子送到中國接受教育。2007年,一項主張把漢語作為義務教育科目的法案被提交給巴拿馬國會,引發了一場風波。
中國掌控巴拿馬關卡
5月20日,記者來到巴拿馬運河的巴爾博亞港。這里的運營商是中國(香港)哈奇森-惠姆波公司。排成一列的起重機上,世界第一大港口設備企業上海振華(ZPMC)公司的標志鮮明地映入眼簾。給記者作向導的洛蕾娜-岡薩雷斯(Lorena Gonzalez)說:“以前放在這里的起重機中還有韓國現代生產的,但最近幾乎都使用上海振華的起重機。”
2000年,美國的統治到期后,太平洋和大西洋港口進行了招標,哈奇森-惠姆波公司在招標中拿下兩個港口的運營權后,美國保守分子曾強烈抗議稱:“中國共產黨插足了我們的前院。”可能是因為上述原因,哈奇森-惠姆波公司當時除了拍照并進行簡要介紹外,不允許進行具體采訪。
岡薩雷斯介紹說:“這里約60%的集裝箱都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等地。裝載服裝、電子產品等物品的集裝箱在這里卸載后,利用火車運到大西洋那邊。”港口后面,空集裝箱堆積如山。岡薩雷斯說:“這些來自大西洋的空集裝箱將被運回太平洋那邊。”
中國出口工業品、美國出口農產品
5月21日上午8時30分,巴拿馬海事局(AMP)副局長豪爾赫-巴拉卡(Jorge Barakat)表示:“最近六個月里開始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美國突然開始向中國出口農產品。”
美國在最近六個月里向中國出口了1000萬噸大豆以及小麥等農產品。巴拉卡表示:“去年之前美國幾乎不向中國出口農產品,集裝箱大都空著運回。但是現在,部分集裝箱里開始裝滿農產品,原本屬于淡季的今年1至6月港口還出現了繁忙景象。”他還說:“美國運營港口時,給美國船只優惠,但現在所有船只都是平等的。中國的港口使用量高達美國的三倍以上,誰更重要不言自明。”
主要運載高附加值商品的航空領域情況如何?巴拿馬在地理位置上位于北美和南美大陸的中間,屬于航空物流的樞紐。
瑞士物流集團泛亞班拿 Panalpina Group的巴拿馬分公司總裁安娜-雅芬蹄表示:“在航空物流領域,美國貨物量還比中國多10%.但從具體品種來看,不知今后會發生什么變化。”中國的各種商品通過香港、上海等地運到這里,但美國的產品主要是“汽車零配件”。安娜說:“這是因為美國過去銷往南美的汽車零配件現在已經到了必須更換的時候。最近日本和韓國汽車非常暢銷,因此美國航空物流量今后能否繼續增加令人懷疑。”
自由貿易區科隆有望成為“南美版香港”
當天下午3時,記者來到用哥倫布的名字命名的“科隆Colon”自由貿易區。這里是哥倫布曾經到過的地方。科隆管理局局長利奧普德-本迪迪蹄表示:“美國公司……有哪些呢?名為‘美標’的坐便器制造商似乎是這里的代表性公司……”
科隆自由貿易區堪稱加勒比海沿岸的“小香港”。自由貿易區的規模在世界上僅次于香港,約有2800家企業進駐這里,向中南美和美國輸送貨物。
利奧普德表示:“這里主要由猶太人、阿拉伯人和中國人掌控,但他們現在大都前往中國。因為,必須在4至6月從中國運來貨物才能做圣誕節生意。”中國產商品在自由貿易區占60%以上。
美國對巴拿馬運河的影響力仍然存在。因為,為連接美國東西部的貨運,美國海上物流量的70%左右都經過巴拿馬運河。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副局長羅德爾普表示:“巴拿馬運河最重要的客戶現在仍是美國,和中國還存在很大差距。”
對此,在科隆從事物流業的華裔二代帕奧-埃盛(音)表示:“雖然很多美國船只在運河上航行,但上面裝載的大部分貨物都來自中國和亞洲。這是運河管理局不愿面對的現實。”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