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今年初如期建成的中國—東盟自貿區,廣西全面提速中國—東盟交通建設,計劃用3到5年時間,形成境內綜合交通網絡主干架,實現與周邊國家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交通動脈的全面貫通。
廣西商務廳副廳長馬繼憲近日介紹,3至5年內,廣西將投入約2900億元人民幣建設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全方位立體交通網絡,全力打造連接東盟的區域性國際交通樞紐。屆時,廣西將實現與周邊國家交通動脈的全面貫通。
隨著自貿區的建成,廣西正從西部邊陲省份變成中國面向東盟開放的前沿地帶和戰略要地。在鐵路方面,廣西初步形成連接東盟的通道雛形;公路方面已形成與越南對接的多條公路出口;
沿海港口現有萬噸級泊位46個,開辟了至香港、澳門和東盟等世界主要港口的集裝箱航線;航空方面已開通至新加坡等東盟8個國家11個重要城市的國際航班。
馬繼憲稱,到2012年,鐵路方面,廣西將建成通往廣東、云南、湖南、貴州周邊省的高標準、大能力鐵路通道。屆時,通過鐵路,南寧到廣州僅需3個小時;公路方面,廣西通車里程將達到10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3600公里,與周邊國家、鄰省建成14條高速公路通道;航空方面,廣西境內機場形成連接國內主要城市和東盟、日韓、歐美等國家重要城市的廣覆蓋、大密度航空網絡。
廣西北部灣經濟區規劃建設管理委員會副主任陳瑞賢說,北部灣經濟區計劃用3到5年時間,投資400多億元加快建設港口設施,把廣西北部灣港建成通過能力達3億噸的大港,建設泛北部灣區域國際航運中心。
廣西作為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窗口,具有把中國發達鐵路網與泛亞鐵路連通的地域優勢,當前正積極推動泛亞鐵路建設。投資百億元人民幣、區間時速達250公里的南寧鐵路樞紐已正式動工修建,該樞紐建成后,大大便利中國高速列車對接東盟國家。幾年后南寧至越南河內的國際快速鐵路將成為現實,穿越中國和東盟多國的“南寧—新加坡經濟走廊”將因為鐵路而興起。
正在此間考察廣西商機的新加坡東盟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董事主席成立超說,廣西是中國多重優惠政策富集的區域,而其四通八達的通道優勢,可以幫助投資者便捷地進出世界市場特別是東盟市場,大大降低物流成本,對投資者誘惑巨大。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