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裝箱新船市場“復活”


    時間:2010-05-10





    迅速消耗的手持訂單量和不斷改善貿易前景可能導致在2011年第一季的新船訂單將以集裝箱船為主。這是基于Alphaliner的訂單情況數據的分析。集裝箱訂單自2008年7月以來已連續22個月下降,是在該行業時間最長的衰退情況。截至2010年5月1日,集裝箱船手持訂單量為655艘船,416萬標準箱。這相當于現有船隊的31%。它已從2008年7月的最高紀錄702標準箱,或相當于當時船隊的60%,嚴重下降。根據目前的交付預測,并假設從現在起至今年年底沒有新的訂單加入,手持訂單量將在今年年底下降至314萬標準箱,或現有船隊的22%。


    如果目前訂單的干旱再持續12個月,集裝箱船手持訂單量可能在2011年12月下降至9.8%的創紀錄低水平。在2002年的最后一次行業下滑,受網絡泡沫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連鎖反應雙重危機的后果,手持訂單量下降至17.6%,之后訂造活動持續復蘇,并維持了6年時間。在1999年(亞洲金融危機善后),訂單量相當于當時船隊比例的14.6%,創下新低。


    Alphaliner預計,一旦手持訂單量比例下降到20%以下,船東和運營商將開始認真考慮訂造新船,預計將在2011年第一季度出現這種局面。已經有跡象表明,一些船東正在考慮今年訂造新船,而價格仍然有競爭力,而船廠也有新的設計走向。


    然而,手持訂單量對現有船隊的比例隨著船型不同,也有很大區別。4000標準箱以上的集裝箱船來說,手持訂單量為現有船隊的47%,而4000標準箱以下的卻只有7.3%。一直以來,大型船舶的訂單比例較高,因為這類船比小型船相比,往往能夠提前交付。但是這次,比往常的區別更大,由于在2007年和2008年高峰期,小型船訂單比4000-14000標準箱大量的新船訂單,明顯投資不足。


    鑒于此,訂單按理將開始流向小型船,至少是1000-2000標準箱的,由于2,000-3,500標準箱的船舶運能過剩,可能需要時間來消化。奇怪的是,超過5000標準箱的大型船舶將在今年夏天全部投入運營。然而,由于VLCS的交付,大型船的訂購活動顯然不及小型船的急迫。


    運營商當中,長榮海運已經表示,它打算重建船隊,將會訂造接近100艘新船。長榮的計劃包括32艘新設計的集裝箱船訂單,運力約8000標準箱,20艘7024標準箱的船舶,20艘5364標準箱或5652標準箱的船只和20艘以上2000標準箱的新型設計集裝箱船。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