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機械廠物流市場面臨改制和重組,原來在市場出入的大型貨運車輛,將逐漸退出市區道路。這意味著,讓烏魯木齊市倉房溝一帶市民頭疼的道路“腸梗阻”問題年內有望得到緩解。
月25日,沙依巴克區經法委工作人員茅元明告訴記者,今后,建筑機械廠物流市場的托運部將轉至新開業的天山貨運市場,該市場位于市南郊312國道旁,占地7萬余平方米,貨運車輛只需要在城郊繞行就能到達該貨場。在此之前,建機市場每天至少會有30輛30噸以上的大型貨車進出倉房溝地區,這使當地交通不暢狀況維持了近10年。
據交通運管部門的不完全統計,位于建機物流市場附近的黃河路、倉房溝路、爐院街等路段,每天車輛通行量達5000輛以上,其中70%為往來于貨運市場的車輛,這對本來就緊張的城市交通構成了巨大的壓力。
元明說,由于貨運市場多為卡車,尾氣排放量大,對周邊城市環境,尤其是空氣污染嚴重。此外,在建機市場區域內,有80%以上的交通事故同貨運車輛有關,其中95%以上的特重大交通事故同重型貨運車輛有關。
自治區物流協會副會長陳新民說,目前烏市上規模的貨運市場不多,但均存在在城區中心設置貨場導致當地道路不暢的問題。
“想要從根本上疏通首府貨運交通,還須科學解決貨物集散問題。”陳新民說,如果在不影響主干道通行的地方建設貨物集散地,用小型貨車在此轉運南北郊大型物流基地的貨物,將會有效解決貨運交通難題。(記者蔡俊 段俊杰)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