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消費梯度升級——需求長期高增長
首先,處于快速發展期的內陸城市居民,將嘗試由陸路運輸轉移到航空運輸,或增加航空出行次數;其次,處于高度發達的沿海城市居民,將嘗試國外旅行或增加國外旅行次數;再次,處于高度發達的沿海城市居民,
將嘗試由普通經濟艙轉移到公務艙、頭等艙。未來20年中,中國航空可保持8%以上的年均復合增長率。
2行業集中度提升——主流航空公司利潤率提升
國內民航已升級為超級樞紐和超級承運人的競爭,在樞紐機場占據高份額的網絡型航空公司將憑借高質量資源,實現高品質收益。目前,三大集團廣義飛機數量占比過80%,并分據14個吞吐量超千萬的機場。
3世博和升值——額外的利好
2010年上海和廣州召開世博會和亞運會,帶來航空和機場額外的增量;ST東航和上海機場是最大的受益者。人民幣預期增強,航空公司利潤再添增量;南方航空最大受益。
4高鐵沖擊——為時過早、范圍有限
本報告我們根據最新航季航班計劃,專門就高鐵對航空需求的分流作了模擬分析。分航空公司來看,南航受到的相對沖擊最大。分時間來看,2012年將是高鐵集中建成以及對航空產生最大沖擊的年份。如果假設2011-2014年航空需求年均自然增長率為10%,則2010年3大航將有5%-7%的國內航班受到高鐵沖擊而在當年可能被替代。
5趨勢良好,維持行業“看好”評級
3月份航空淡季不淡,預示全年業績可能的超預期。而大型活動的開展將使得航空月度數據表現良好。強勁的數據表現依舊可成為航空公司股價階段的催化劑。維持航空行業“看好”評級;推薦最早打造國際樞紐的中國國航,最大受益世博會的ST東航和上海機場。
6投資風險提示:燃油價格上漲;疾病、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