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物流就是“傳統物流+信息化”。專家認為,加快信息化平臺建設已經成為物流園發展的關鍵。
位于深圳的銘可達物流園區,目前整個園區都采用了全信息化操作。針對不同類型的貨物,制定了從入庫、出庫、裝卸、在庫養護、運輸、配送等整體流程的標準化操作程序。據其董事長鄭明強介紹,由于引進了國際ISO管理模式,園區可以實時更新庫存信息,并且每個環節都處在可調控狀態。另外,為幫助企業專注核心業務,提高市場競爭能力,銘可達還組織建立了售后服務共享系統。下階段,他們將進一步重點加強園區信息流建設,以實現信息對流和信息與交易的轉化。
專家介紹,由于深圳從政府到企業對物流信息化重要性的認識不斷提高,各類企業呈現出主動開發物流信息平臺、應用綜合性或專業化物流管理信息系統的態勢。不過,盡管物流園區信息化發展較快,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整體水平尚處于較低層次。“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的生命力在于其開放性。”物流與供應鏈管理專家王國文認為,為突破深圳物流園信息平臺建設的“瓶頸”,深圳還應該加快實現與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地區的物流信息系統的銜接。在他看來,深圳物流業應該突破區域限制,融入全國甚至全球物流信息平臺之中。
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深圳正逐步實施“網絡物流、通道物流”戰略,進一步加快珠三角物流一體化的進程,推進構建跨區域跨行業一體化的物流信息平臺,強化在珠三角地區物流市場的主導作用。
深圳市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秘書長鄭艷玲認為,建立功能完善的信息系統是現代物流一個最重要的標志,也是縮小與國外物流企業之間差距的關鍵。要降低物流成本,增強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就必須以現代化信息技術構建起一個全社會的“大物流”系統。
她介紹說,物流園區信息平臺是公共信息平臺與物流企業信息平臺的橋梁。因此,加快深圳物流園區信息平臺建設,應開放與國內外其他信息系統的接口。“將政府掌握的大量信息釋放出來,并鼓勵企業將信息共享,這是實現‘大物流’的必由之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