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物流時代正在改變著整個物流行業


    來源:中國物流與采購網   時間:2017-07-27





      如今,我國經濟仍然處于不穩定的復蘇期,從大宗商品的價格以及全球經濟運行形勢來看,我國經濟發展的增速并不樂觀。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預測,2017年全球經濟發展增速大概只有3.5%,社科院預測中國的經濟GDP大概也只有6.6%,而且事實上我國經濟仍然處于中速增長。


      新的經濟增長模式現身


      我國經濟發展的動能正在轉換,傳統的貿易、投資、資源、儲蓄紅利等發展模式正在消失。如今我們已經迎來新的經濟增長階段和發展模式,比如數字經濟、分享經濟、平臺經濟等。


      數字經濟: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迅速,尤其是以電商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迅猛增長,我國數字經濟占GDP的比重已經超過了美國、法國和德國,在全球處于領先水平。據統計,2016年,我國數字經濟的比重大概為6.9%,而美國則有4%。


      分享經濟:目前,分享經濟在全球已經步入發展的黃金期。在中國,幾乎所有行業都已有分享經濟發展的新模式,比如出行、空間、金融、二手交易、眾包物流、醫療等方面都有這種新業態。


      平臺經濟:在物流行業中,平臺成為一個新興的物種,也構建了新的產業分工體系,阿里巴巴的零售平臺就是典型案例。


      信用經濟:據上海市商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三五”期間上海要發展信用經濟。其實,這種經濟模式已有案例,比如共享單車OFO,很多學生、教師不需要任何押金就可以騎車,這完全基于信用。所以,信用經濟正在成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從第一次工業革命到第二次工業革命,再到第三次工業革命即IT技術,最后到第四次工業革命,也就是DT技術。我們會發現這種技術的變化周期越來越短,尤其是數字資源正在成為未來技術發展的基礎。


      值得一提的是,物流行業迎來智慧物流時代,這一時代的到來也正在改變著整個物流行業。以阿里巴巴研究的小G機器人為例,未來,這類機器人或許會替代快遞員。


      從競爭形勢方面來看,在全球范圍內,整個制造業面臨著激烈的競爭,以美國為典型代表的發達國家紛紛實行制造業再回歸戰略。發展中國家也在加快謀劃布局,印度等新興金磚國家也在積極參與全球的產業分工。


      制造業供應鏈之變


      客戶需求趨向個性化:客戶需求逐漸趨向于個性化,而不僅僅是定制化。因此,物流的發展模式需要極速創新,比如海爾推出了制造訂單,之前的制造訂單還需分為多個環節,但是如今的制造訂單就是物流訂單,去除了許多中間環節。這對于整個供應鏈需求的響應速度提出了更高要求。


      供給模式發生變化:新型平臺經濟的發展模式正在成為制造企業新型的供給來源。比如,海爾的車小微聚集了中下游物流企業為其提供服務,所以平臺經濟正在成為新的供給模式,也影響著制造業供應鏈格局的變化。


      供應鏈發展之勢


      從“3A”到“3V”:“3A供應鏈”強調敏捷、協作和適應,然而,未來的供應鏈卻會朝“3V”方向走,即透明、可視、靈活多變和響應。華為就曾表示,希望通過透明化的供應鏈管理來實現全球的可視化服務。


      基于供應鏈全方位的采購者:如今,供應鏈強調價值鏈,這就意味著供應鏈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供應職能,而是開發價值的職能。海爾曾提出,未來,我不只是冰箱的制造者,而要成為冰箱整個場景服務的提供者,也就是說海爾以后不賣冰箱,甚至可以免費送冰箱,但是給客戶送冰箱的同時,還要給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海爾可以幫客戶購買,可以提供智慧菜譜,甚至可以提供相應的食材管理,乃至提供音響娛樂等全方位的服務。海爾利用其互聯網等平臺來滿足客戶的飲食和娛樂方面的需求。


      協調與協同:未來的供應鏈不僅僅在于協調,更多的則是外部協同與價值創造,即為客戶服務,如果客戶不滿意,那整條供應鏈就是失敗的,所以為客戶創造價值是供應鏈的第一使命。


      生態圈模式:所有的供應鏈成為一個穩定的鏈條,而穩定最重要的前提則是上下游都有收益,形成一個可持續的生態結構。所以,生態圈的模式正在成為一種新的趨勢。


      最為契合的發展戰略


      一、要始終快客戶一步


      很多著名的公司,比如摩托羅拉、柯達并沒有跟上客戶需求的變化,這就導致它會被整個時代所淘汰。所以,一定要快客戶一步,要思考客戶為什么不找我們,我們的客戶究竟去哪了等問題。只有思考客戶層面的問題,才是供應鏈存在的第一要義。


      二、要把握時機


      互聯網時代,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不僅僅要投入資產,還要投入系統、數據和流量以及技術、互聯網思維等,最核心的則是實現價值創造。


      三、供應鏈的協同


      之前,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主要以成本為中心,以后則要以價值為中心。以這種價值為中心,供應鏈就會發生一些新的變化,傳統的發展模式會變成新的智能供應鏈模式,這一模式更多強調與消費者互動,通過廣告渠道宣傳來影響客戶。


      四、建立中長期發展戰略


      沒有成功的企業,只有時代的企業。一個企業之所以能夠實現可持續發展是因為它不斷響應時代的變化,所以企業就需要根據時代的要求去改變中長期運營結構。


      五、推進制造業和物流業深度融合


      我們需要把原有的物流一張網改變成物聯網,之后還要推行物聯網。這樣,企業的生存空間就會大大拓展。


      六、做有內容的平臺


      物流企業的平臺有沒有實質性的內容,這是企業的核心。能不能為客戶提供實際的服務,這也是企業的核心。未來的平臺一定是世界級的物流平臺,那時的內容就會變得非常重要。


      七、加強智慧的探索


      因為供應鏈是上下游結構,任何一個環節的變化都會影響到全局的變化,所以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需要加強智慧探索。尤其在物流環節,物流企業需要以智慧物流來實現供應鏈的變化。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馬云為物流行業定了個小目標:一天10億包裹 5-8年實現

      在今天召開的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馬云提出,要為物流行業定個小目標,相信一天10億包裹很快就會達到,5-8年一定會實現。希望所有的物流公司高度投入技術研發,這將是未來所有物流公司的利潤來源。
      2017-05-22
    • 冷鏈物流行業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冷鏈行業業態創新具有必要性,補短板,去庫存,降成本。同時冷鏈物流面臨的結構性矛盾包括冷鏈行業區域布局的結構性矛盾;冷鏈運輸能力結構性矛盾;冷鏈倉儲能力結構性矛盾;冷鏈物流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冷鏈服務產品供給的結...
      2017-05-27
    • 物流行業對智能技術研發等領域人才需求迫切

      第三屆中國(長春)國際物流展暨智能物流科技博覽會上,一些物流運營和設備研發生產企業負責人表示,隨著智能物流技術逐漸普及,他們對于智能技術研發以及精細化運營管理等方面的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
      2017-06-26
    • 順豐菜鳥之爭的背后:物流行業數據重要性凸顯

      6月份,物流業最吸睛的無疑是順豐和菜鳥之間關于快遞柜的數據之爭。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事件的經過。6月1日,菜鳥官方微博發表聲明,指責順豐突然宣布關閉對菜鳥的數據接口。隨后,順豐稱信息接口非順豐切斷,而是菜鳥切斷了順...
      2017-07-03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