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國際貨代物流業回穩向好


    來源:國際商報   時間:2017-08-17





      “我國對外經貿轉型升級加快,航運電商、供應鏈管理趨勢的增強使得傳統貨代企業的經營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與此同時,‘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互聯互通加快以及消費升級和國內城鎮化的興起,又給我國國際貨代企業的國際化經營和拓展國內物流業務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日前由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和國際商報社共同組織的2016年度中國貨代物流百強排名正式發布。在同期舉辦的2017年中國國際貨代物流行業發展峰會上,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會長趙滬湘針對貨代物流業面臨的新形勢作出上述表示。
     
      在峰會上,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發展報告》。該報告分析認為,2016年中國國際貨代物流業發展平穩。國際貨代業鞏固傳承既有服務,通過加大供給側改革、加強資源整合、發展專業物流等舉措,轉方式調結構,從而擴大了行業生存空間,提升了企業效益,規模以上貨代企業營業額同比增長7.2%。
     
      國際貨代企業營收增長由負轉正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行業發展報告》以商務部2016年國際貨代企業備案數據為基礎,結合當年貨代物流百強企業的經營數據,較完整地反映出我國國際貨代物流行業的現狀特點。
     
      《報告》顯示,隨著市場的回暖,國際貨代物流行業經營整體平穩。截至2017年5月8日,在商務部備案的國際貨代企業56097家,其中,法人企業42981家,分支公司13091家,同比分別增長11.84%、11.65%和12.41%,行業主體數量增加,特別是法人企業數量增幅遠高于前14年(2004~2016年)3.98%的平均值。
     
      這說明該行業仍處于快速成長期。從經營狀況看,2016年國際貨代物流百強綜合榜上榜企業營業總收入3544.14億元人民幣,比2015年增長7.2%,這是繼前兩年企業營收連續下滑后該數據首次實現由負轉正,且增速大大高于同期外貿進出口總額及外貿貨運量的增幅。其中,增速超過10%的企業有20家,從各業務分榜看,2016年海運50強、空運50強、陸運20強、倉儲20強企業的營業收入分別比2015年增長0.44%、5.23%、18.23%、41.81%,顯示出不同的態勢。國際航運業正逐步走出低谷,航空貨運需求持續擴張,陸運得益于中歐班列的帶動而快速增長,而合同物流、跨境電商物流以及高附加值產品對倉儲資源需求旺盛使得倉儲服務業收入強勢增長。《報告》認為,目前貨代物流行業各企業類型均衡發展,區域分布進入“新常態”。進入2016年國際貨代物流百強榜的企業中,國有企業25家,營業收入占比55.67%;外資企業27家,營業收入占比22.74%;民營企業48家,營業收入占比21.59%。綜合榜排名前10名企業中,國有企業占5席,外資企業占4席,民營企業占有1席。這兩組數據反映出,現階段國有貨代企業雖然數量占比僅有5%,但在競爭力、新業態拓展等方面仍是行業發展的主導力量,外資貨代企業通過加快全面布局和擴張,已成為行業發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民營企業數量占比達90%,且逐年增多,正在成為行業發展的生力軍。
     
      差異化服務成為競爭關鍵
     
      中國國際貨運代理協會秘書長劉學德認為,2016年中國經濟發展的新形勢為貨代物流行業帶來了機遇,特別是隨著“一帶一路”建設提速,互聯互通、產能合作、產業園區等重大項目聯動開發催生了工程物流、中歐班列、跨境電商等新興專業物流的爆發式增長。國際貨代企業伴隨上游企業加快“走出去”,加強海外網絡布局,深度開展海外屬地化物流和第三國業務,國際化經營水平顯著提升。他在發布《報告》時也展望了貨運代理的未來發展趨勢,并表示現階段國際貨代物流企業在確定各自發展定位時,已形成三個普遍共識。
     
      一是經營方向上要通過專業化提升貨代服務物流化的比重。這表現在企業應更加重視物流技術、物流信息、物流裝備的研發、進步和使用,更加重視互聯網+,利用大數據推行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借助自有能力和實力引入物流金融、物流保險、物流法務、代理外匯結算等新業務,建立與核心客戶的合作關系。引入供應鏈管理思維,提升多式聯運、工程物流、合作物流等全程運輸的價值。
     
      二是在經營理念上要更加重視合作。不論企業規模或大或小,專業能力或強或弱,都需要從完全競爭趨向競爭合作,進而進行合作競爭,乃至通過股權置換、形成經營聯盟甚至組織產業聯盟,來集中更大范圍的資源優勢,相互取長補短。近幾年運輸領域此類事例很多,例如近期UPS和順豐宣布聯合投資新的合資公司,開發現有專業領域中間段的新業態,以彌補雙方難以獨立開發的服務產品。這將是大公司之間又一種新型的合作模式。
     
      三是提升經營能力,不斷創新是關鍵。成功的企業不僅要保持對現有規模發展能力提升,更要在服務客戶需求中不斷創新,不斷研發新產品,開發新領域,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強,人強我大。哪怕在某一專業領域,甚至只在某一環節上的差別優勢,都是構成自身競爭力的價值所在。未來貨代業的競爭一定是表現在專、精、特的差異化服務中。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物流業最核心痛點,這里有三個解決路徑

      研究編制國家級物流樞紐設施布局和建設規劃,運用大數據等先進信息技術,科學測算貨物的流量流向,兼顧存量、優化增量,布局和完善一批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綜合物流樞紐,統籌推進公路、鐵路、水運等基礎設施無縫銜接。
      2017-04-11
    • 物流業降本增效的捷徑就是“結鏈成網”

      支撐實體經濟發展且自身改善空間巨大的物流業,成為當下的新熱點。
      2017-04-13
    • 4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8.2%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2日發布的4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8 2%,較3月份回升2 8個百分點;其中,中國倉儲指數為55 1%,較3月份回升0 6個百分點,中國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6 3點,較3月份回落1 5%。
      2017-05-02
    • 物流業成為就業增長最快行業

      物流業成為就業增長最快行業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近日在京發布2017年“中國電商物流與快遞從業人員調查”結果,用客觀的數據反映了我國物流崗位從業人員變化情況和“快遞小哥”的工作與生活狀態。這是我國首次進行電商物流與快遞從業人員的調查。
      2017-05-09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