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半年我國物流成本降低356億 部分高速路將試點分時段差異化收費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時間:2017-08-18





      在物流領域一直流傳這樣一個段子:相同貨物從北京運到廣州的運費比從中國運到美國還高。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上述案例的真實性待考,但物流成本高企卻是不爭的事實。
     
     
      物流行業的高成本痛點似乎已經找到了解藥。
     
     
      8月17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到,選擇部分高速公路開展分時段差異化收費試點,今年內出臺完善收費公路通行費營改增工作實施方案,年底前建成全國統一的收費公路通行費發票服務平臺。
     
     
      今年上半年,降低物流成本356億元。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副會長蔡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目前降低物流成本的重點是通過簡政放權降低物流管理成本。爭取經過3年左右,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比目前下降約1.5個百分點。”
     
     
      物流管理費用占比有所上升
     
     
      7月10日,國家發改委公布《關于進一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促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意見(公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征求意見稿》),而此次由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意見》則是該《征求意見稿》的正式版本。
     
     
      與之前《征求意見稿》相比,此次正式印發的《意見》將推進物流降本增效的工作細分到了國家發改委、交通運輸部、商務部等10余個部委和各省級地方政府。
     
     
      另外,相對于原來的《征求意見稿》,《意見》中部分文字表述有所調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梳理發現,《征求意見稿》中第二十條提到要“推行貨運車型標準化,加大車輛運輸車、17.5米超長平板半掛車等重點車型標準化治理工作力度”。而正式發布的《意見》中只提到要“加大車輛運輸車治理工作力度”,而未再提及17.5米超長平板半掛車的治理。
     
     
      此次《意見》仍從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大降稅清費力度、加強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建設、加快推進物流倉儲信息化標準化智能化等七個方面推進物流降本增效。
     
     
      近年來,我國物流成本呈下降之勢。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2016年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為14.9%,比上年下降1.1個百分點。據交通運輸部統計,2016年全行業降低物流成本558億元,今年上半年降低物流成本356億元,為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物流費用主要包括運輸、保管、管理費用三個部分。國家發改委數據顯示,1~5月,社會物流總費用4.6萬億元,同比增長9.4%,增速比1~4月回落0.4個百分點。其中,運輸費用2.4萬億元,同比增長11.9%;保管費用1.6萬億元,同比增長6.5%;管理費用0.6萬億元,同比增長7.6%。
     
     
      從今年1~5月份數據來看,管理費用占到社會物流總費用的13%,與去年全年管理費用占到社會物流總費用的12.6%相比,管理費用的占比還有所上升。
     
     
      蔡進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發達國家這一費用比重只有3%~4%,一般來講,管理費用超過4%就偏高了。
     
     
      在降稅清費方面,《意見》具體提到,結合增值稅立法,統籌研究統一物流各環節增值稅稅率。2017年年內完善交通運輸業個體納稅人異地代開增值稅發票管理制度。《意見》提到,還將開展物流領域收費專項檢查,著力解決“亂收費、亂罰款”等問題。
     
     
      開展物流降本增效改革試點
     
     
      推進物流降低成本的同時,提升物流效率,提升物流綜合服務能力也是當前物流發展的重點。
     
     
      《意見》顯示,將由住建部負責研究制定指導意見,進一步發揮城鄉規劃對物流業發展的支持和保障作用。在綜合交通樞紐、產業集聚區等物流集散地布局和完善一批物流園區、配送中心等,確保規劃和物流用地落實,禁止隨意變更。
     
     
      另外,《意見》還提出,布局和完善一批國家級物流樞紐,加強重要節點集疏運設施建設,完善城鄉物流網絡節點,以及依托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先進信息技術,大力發展“互聯網+”車貨匹配、“互聯網+”運力優化、“互聯網+”運輸協同、“互聯網+”倉儲交易等新業態、新模式等。
     
     
      蔡進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要創新物流模式,提高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成為企業的必然選擇,也是企業發展與轉型的根本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推動物流業發展在地方政府層面已引起重視,物流業領域的投資增速明顯。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物流相關行業(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投資額達到53628億元,同比增長9.5%,高于當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8.1%的增速。
     
     
      北京、上海、廣州在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上的固定資產投資分別達到995.6億元、944.86億元和807.4億元,分別同比增長了17.2%、18.9%和20.2%,深圳、西安和成都等地去年在物流領域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也超過10%。
     
     
      同時,此次《意見》明確提到,將選取部分省市開展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深入推進物流領域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打破地方保護和行業壟斷,破除制約物流降本增效和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物流活動繼續轉旺 降成本有新進展

      物流活動繼續轉旺 降成本有新進展

      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今天發布的4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8 2%,較上月回升2 8個百分點;倉儲指數為55 1%,較上月回升0 6個百分點;公路物流運價指數為106 3點,比上月回落1 5%。中國物流信息中心副主任何輝表示,物流...
      2017-05-10
    • 天津補貼快遞企業物流成本 最高百萬元連補三年

      筆者日前從天津市郵政部門了解到,《天津市降低實體經濟企業成本2017年第一批政策措施》近日出臺,這一措施有利于該市快遞業的發展,特別是對快遞企業降低物流成本是個利好。
      2017-05-23
    • 降低物流成本,打通供需“最后一公里”

      降低物流成本,打通供需“最后一公里”

      在國內流通領域,成本高、效率低是一大頑疾。盡管隨著物流行業升級、電商迅速成長,近年來我國流通質量和效率逐步提升,但總的看,流通不暢仍是推高商品終端價格、阻礙居民擴大消費的關鍵因素。
      2017-06-16
    • 成本高效率低成流通領域頑疾 多方發力降低物流成本

      成本高效率低成流通領域頑疾 多方發力降低物流成本

      近日,媒體記者調查發現,我國物流保管費用是發達國家的2倍,管理費用是其的3至4倍;從流通組織看,多級批發、多級零售現象普遍,每增加一個環節,就平均加價5%至10%。
      2017-07-13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