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消費者對臨期食品認同 商家的售賣行為要講求規范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6-21





      如今,線上、線下銷售臨期食品的渠道越來越多,無論是中老年消費者,還是年輕消費群體,都對臨期食品表現出認同態度。


      所謂臨期食品,指的是臨近保質期但仍在保質期之內的食品。臨期食品打折銷售,能讓消費者得實惠,也有益于商家及時止損,還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糧食浪費,可謂好處多多。


      不過,臨期食品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售賣過程中若是把關不嚴,營銷不當,很可能形成消費糾紛,甚至侵害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目前,從筆者觀察到的情況來看,臨期食品售賣確實存在一些問題。


      比如,有的商場、超市將臨期食品與未臨期食品夾雜在一起,如果以未臨期食品的價格銷售,消費者便可能“入坑”;有的商場、超市對于臨期食品標示不明,要么只是標注“特價”,要么采取“買一贈一”方式銷售,使得有些消費者不明所以。又如,網售臨期食品中往往存在如此條款:“不接受7天無理由退換貨”“快遞過程中無法保障產品毫發無損”“膨化食品擠壓發生漏氣、破碎概不賠償”等,不利于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當前,臨期食品消費越是紅火,商家的售賣行為越要講求規范,這樣才能樹立這一領域的市場口碑,讓消費者買得放心。


      首先,臨期食品的認定標準須規范統一。有關行業組織應及時出臺統一明確的規范標準,以免形成認知和操作誤區。其次,臨期食品的售賣形式須規范統一。商場、超市應設立專區或專柜銷售臨期食品,并在醒目位置標明“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區”或“臨近保質期食品銷售專柜”字樣。與其他商品一起捆綁搭售時,不得隱藏該食品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再次,臨期食品的網售要求須規范統一。網上銷售的臨期食品究竟適不適用于“7天無理由退換貨”規定,其快遞包裝、運輸等環節當中還應有哪些具體要求,需要完善法律法規,及時予以明確。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臨期食品借道網絡“促銷” 電商平臺治理面臨大考

        不久前,一張“拼多多上7 5元銷售原價888元的貝因美紅愛加奶粉”的圖片在網上被廣泛傳播。對于外界傳聞的假奶粉質疑,拼多多官方對外表示,實際這些低價食品是臨期商品,商家因此會低價出貨。隨后,拼多多也在臨期商品的...
      2018-08-28
    • 尋求臨期食品處置“最大公約數”

      鮮生門店“大規模丟棄”臨期食品的舉動,讓不少人感到心疼。可是,食品安全無小事,為了食品最佳品嘗體驗和新鮮品質,為了讓顧客吃得放心、健康和安全,作出這樣的選擇,也能夠理解。
      2019-09-0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