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團日前發布的2022年“十一”黃金周消費數據顯示,本地消費占比達77.4%,本地業態的日均消費額相比“五一”假期增長34%,同比2019年黃金周增長52%。
專家表示,在多地倡導“就地過節”背景下,短途旅游受青睞,餐飲消費、家電消費升溫,本地消費成為今年“十一”黃金周的主流。
短途旅游受青睞
從出行來看,今年國慶假期,本地游、周邊游備受青睞。大眾點評數據顯示,“周邊游好去處”成為熱門搜索詞,鄉村游玩的搜索量環比節前增長186%。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鐘正生表示,從相關數據看,國慶假期前往城郊公園、城市周邊鄉村、城市公園的游客占比居于前三位,說明本地游很受青睞。
本地游、周邊游帶動假日消費需求明顯增長。攜程7日發布的《2022年國慶假期旅游總結報告》顯示,國慶假期7天,周邊游人均消費同比增長30%,周邊酒店花費增長一成。
“今年國慶假期以本地周邊游為主,市場上隨之也興起眾多本地游新玩法。例如‘酒店+’系列套餐,‘景區+’套餐,都是在景區和酒店的基礎上疊加豐富的娛樂因素,匹配高質量服務,為消費者帶來多層次的旅游新體驗,迎合旅客不遠行也有新探索的假日旅游需求。”攜程研究院行業分析師方澤茜表示。
銀河證券報告認為,短途、周邊游消費需求明顯增長,反映居民對旅行、休閑消費等需求具備較強韌性。
北京聯合大學中國旅游經濟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偉表示,本地游、周邊游釋放的消費潛力,通過本地平臺的連接,可以有效匹配本地豐富的優質供給,拉動本地消費,從而盤活假日經濟。
餐飲消費回暖
“趁著國慶假期想多打卡一些之前沒吃過的網紅餐廳。”正在北京青年路某火鍋店門口等待叫號的趙佳說,“今天來晚了,差不多還要等兩個小時。”
該火鍋店店員也告訴記者,平時生意就不錯,國慶假期期間更是紅火。“我們店不接受預訂,如果不是一開門就到店的客人,基本上都要等1-2個小時,高峰時段等候時間會更長。”
中國烹飪協會表示,隨著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各地餐飲服務單位圍繞做好疫情防控、保證節日供應、促進餐飲消費“做文章”,多地重現排隊就餐的火熱場景。
地方相關部門發布的數據也印證餐飲消費持續回暖。如上海市商務委公布的《關于2022國慶節上海消費市場運行情況的報告》顯示,9月30日至10月6日期間,上海市餐飲消費增長明顯,消費金額達到69.6億元,同比增長18%。河南省商務廳數據顯示,2022年國慶假日期間,全省城鄉居民消費熱情持續回升,消費市場呈現持續復蘇態勢。其中,餐飲業態10月1日銷售額比2020年國慶假期期間餐飲日銷售額增長328%。
美團數據顯示,假期前5天,到店餐飲訂單量較“五一”假期增長47%;本地優質供給助推餐飲消費持續升溫,大眾點評必吃榜的訂單量增長119%。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研究員陳麗芬認為,餐飲業受疫情影響明顯,但也較具修復彈性和恢復潛力。有關部門多措并舉促進餐飲業恢復發展,餐飲企業自身也尋求轉型創新,近期餐飲消費恢復態勢明顯。
家電消費升溫
國慶假期期間多地家電消費有所升溫。
以上海為例,消費市場大數據實驗室(上海)監測數據顯示,10月1日至6日,上海市蘇寧易購、國美電器、京東、百聯、家樂福等35家參與政策實施的家電零售企業綠色智能家電銷售達1.43億元,交易筆數達1.69萬單,補貼額為1273.5萬元。京東、蘇寧上海地區全品類家電銷售額同比實現兩位數增長。
這是全國家電消費升溫的一個縮影。蘇寧易購7日發布2022“十一”消費大數據顯示,國慶長假期間,蘇寧易購全國門店訂單環比增長168%,綠色節能家電銷售環比增長98%,智能家電家居類商品銷售環比增長95%。
在政策支持下,作為大宗消費品的家電,其消費需求有望加快釋放。商務部研究院流通與消費研究所研究員關利欣稱,隨著多部門多地區針對綠色智能家電等領域出臺的支持政策落地見效,預計城鄉家用電器等消費將加快恢復。
信達證券家電行業首席分析師羅岸陽也表示,隨著各地政府為拉動消費推出多樣化消費券和家電補貼政策,疊加疫情改善線下門店客流量逐步恢復,家電消費有望逐漸呈現復蘇態勢。(王舒嫄)
轉自:中國證券報·中證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