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咖啡賽道持續火熱 新品牌快速崛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01





    預計2025年國內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咖啡賽道持續火熱 新品牌快速崛起


      近年來,中國咖啡行業市場競爭日趨激烈。開店快、融資熱、跨界聯合,成為中國咖啡行業的主要特點。此外,入局咖啡賽道的跨界選手也在不斷增加,中國郵政、李寧、同仁堂、腦白金、猿輔導、悅刻、飛利浦等企業均開出咖啡門店或布局咖啡業務,“萬物+咖啡”成為流量密碼。近日,咨詢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發布2022—2023年中國咖啡行業發展與消費需求大數據監測報告。報告顯示,2023年,咖啡依然是最火爆的消費賽道,其強勁的吸金能力仍使諸多企業前仆后繼。


      六成中國消費者每周消費咖啡 咖啡購買量將持續增加


      隨著公眾飲食觀念的改變,中國咖啡市場正在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新品牌崛起的速度更快,預計咖啡行業將保持27.2%的增長率,2022年,開業門店數量最多的三家咖啡品牌為瑞幸(新開業2939家)、幸運咖(新開業1521家)、麥咖啡(新開業763家),預計2025年中國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元。


      2022年艾媒調研數據顯示,每天消費咖啡的顧客占比達21.5%,接近六成的受訪消費者會每周購買咖啡,僅有1.6%的消費者不常喝咖啡。39.3%的受訪消費者月均消費金額區間在50—100元,比上年增長8.8%;受訪消費者偏好咖啡的低脂肪(56.3%)、解乏解困(55.3%)、促進新陳代謝(54.6%);超過七成的受訪消費者偏好于購買咖啡店在售咖啡。喜歡咖啡的味道是受訪消費者喝咖啡的主要因素,占比54.4%;其次是提神和享受咖啡店的氛圍和服務,分別占比46.7%和45.2%。學習或工作時是咖啡的主要飲用場景,占比高達70.2%;51.6%的受訪消費者選擇在休閑放松時飲用咖啡。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咖啡被廣大消費者認為是重要的提神產品,不少消費群體已養成咖啡飲用的習慣,隨著生活和工作節奏的加快,咖啡的購買量將持續增加。同時,消費者仍注重咖啡產品的品質,隨著越來越多企業注重店面設計和消費者體驗,消費者也逐漸開始關注咖啡店的環境和服務。


      咖啡產品逐漸豐富 咖啡液成行業新發展方向


      隨著消費者需求多樣化,咖啡企業開始研發新的產品。2022年,線上咖啡液的銷量翻了17倍,售賣咖啡液的商家數量增長20倍,在下沉市場更是獲得了350%的銷售增長。線下已有一批咖啡、茶飲品牌開始使用咖啡液進行茶飲制作。咖啡液產品在線下的茶飲店、咖啡店具備巨大的B端應用市場;在C端由于其口味創新/便攜場景,也能夠給包裝類咖啡帶來巨大場景創新。咖啡+茶飲的新型品類深受消費者歡迎。此外,咖啡液的使用能降低咖啡館的門檻,幫助企業降低咖啡制作成本。


      受疫情多變的影響,咖啡企業面臨著短暫沖擊,咖啡店經營上遇到挑戰。為促進咖啡產品的正常銷售,咖啡企業應采取“線上+線下”的運營模式,滿足各場景使用的需求。隨著店鋪租金紅利潮退去,加上國家政策輔助支持,咖啡企業應布局門店位置,如布局社區店等小型業態,實現企業降本增效。


      青年人是咖啡主要消費群體 顏值及社交屬性受青睞


      在Z世代成為消費主體之后,其生活就被打上了享樂主義、休閑主義、體驗感、潮玩、創新等標簽。從零糖零卡到生椰拿鐵,聯名、跨界、新品成快咖啡品牌破圈營銷的核心方式,快咖啡已不再是普通飲料,逐步開始向顏值、社交及功能性方向拓展。具備社交屬性的咖啡企業更容易搶占咖啡市場份額。


      艾媒咨詢分析師認為,目前,一二線城市咖啡市場競爭激烈,知名品牌如瑞幸咖啡、星巴克等開始下沉三四線城市,推出平價咖啡,吸引更多潛在消費者。三四線城市成為咖啡企業競爭的重要市場,下沉市場讓品牌有機會打造全新的品牌矩陣。為提高市場份額,咖啡企業應為客群定制新品類,建立與下沉市場消費者的深度連接;拓展新場景,豐富下沉用戶的生活片段。(羅晨)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