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京東買菜上線 叮咚買菜招商 生鮮電商戰事再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07





      2022年,生鮮電商度過了艱難的一年,收縮、裁員頻頻發生,每日優鮮App停止運營,十薈團暴雷,橙心優選轉型,興盛優選關站裁員,京東買菜悄然上線,叮咚買菜召開了招商大會,準備今年大干一場。


      日前在2023食品生鮮行業供應商生態峰會上,叮咚買菜稱將面向全行業招募預制菜合伙人,也就是供應鏈合作伙伴。3年前叮咚買菜在內部成立預制菜部門,今年預計預制菜的銷售額將達到50億元。


      叮咚買菜首席商品官徐志堅介紹,過去一年多,叮咚買菜通過自有開發、與優質品牌商共創,累計上架288個平臺特色商品,推動爆款聯名商品共215個,如“叮咚大滿冠”胡椒豬肚雞這一款單品,2022年銷售額達8000萬元。截至目前,叮咚買菜還于平臺內孵化了18個獨立品牌,在售商品共超1200個。此外,叮咚買菜開發了565家生鮮基地供應商,直供占比達85%,其中包括近140個訂單種養殖基地。


      在供應商合作模式上,叮咚買菜表示不會向供應商收取進場費、條碼費等費用,并且根據供應商實況,選擇訂單種植(養殖)、定制(專供)、品牌聯名等不同合作方式。


      叮咚買菜預制菜負責人歐厚喜介紹,“說服供應商深度配合的方法是讓他們賺到錢”,以叮咚買菜和王家沙的合作為例,王家沙是一家上海老字號點心,企業只有線下門店,從未曾和線上平臺合作過,歐厚喜說服王家沙的創始人,一起推出了雙色糯米豆沙八寶飯,45天銷售額達600萬元。


      不僅是叮咚買菜發力,有消息稱,京東正在低調測試京東買菜項目,且不排除后續獨立頻道、App等可能。打開京東App,京東買菜已經成為一級欄目,從現有京東買菜頻道來看,其主要商品分類為時令水果、新鮮蔬菜、肉禽蛋、海鮮水產、火鍋、預制菜及精選品類,頻道模式為平臺化運作,由消費者所在定位周邊的第三方商戶供貨;其中有山姆會員店、OLE精品超市等連鎖商超、叮咚買菜等前置倉電商,以及菜市場業態。


      京東買菜也在測試前置倉模型,目前已在北京上線。京東旗下子公司于2023年1月份申請了京東買菜商標,分類涉及運輸貯藏、飼料種子等。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高級分析師莫岱青認為,過去幾年,部分生鮮電商用燒錢培養了市場和消費習慣,線上買菜有購買頻次高、周期性強的特點,京東選擇發展京東買菜,不僅能強化消費者對其認知,也能增強用戶黏性,采用生鮮平臺聚合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試錯成本。


      莫岱青認為,近年來,消費者培養出線上買菜的習慣,這是一個大賽道。根據中國市場研究機構尚普咨詢集團預計,到2025年這一行業的規模將達到1000億元左右,雖有生鮮電商第一股每日優鮮的落敗,但叮咚買菜的盈利也給了業內信心。


      2月13日,叮咚買菜發布四季度財報顯示,其第四季度總營收約62億元,Non-GAAP凈利潤為1.16億元,首次實現了單季GAAP凈利潤轉正,實現全面盈利,毛利率從27.7%提升到32.9%,預制菜對毛利率提升的貢獻明顯,這也是叮咚買菜發力預制菜招商的其中一個原因。


      招商的背后是叮咚買菜為轉型做準備,叮咚準備做一家食品研發公司,將對市場的了解和供應商的產品優勢進行結合,聯合開發商品。叮咚買菜的用戶畫像顯示,其核心群體屬性是26—45歲的城鎮家庭消費群體。其中有三個主要人群,一是30—50歲的高品質中堅消費力量,占比60%;二是50歲以上中老年銀發群體的健康訴求,占比20%;三是30歲以下的年輕人新興需求,占比20%。


      常規商品上,叮咚買菜也會進一步提升品質,比如針對既有優勢生鮮品類,叮咚買菜開發了565家生鮮基地供應商,直供占比達85%,其中包括近140個訂單種養殖基地。通過叮咚D-G.A.P體系賦能,叮咚買菜探索解決了55款蔬菜與水產品的高農殘、藥殘風險問題。


      美團買菜方面也稱,未來美團買菜將不斷加強同全國更多龍頭品牌的合作,深入合作開發定制商品,優化供應鏈,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的商品選擇。


      徐志堅稱,去年叮咚買菜在上海實現了120億元銷售額,地區滲透率大概是5%,“5%不是我們的目標,我們最起碼要占到15%、20%,滲透率提升之后,整個GMV(商品交易總額)成長會非常快,上海只是其中一個城市,還有很多其他和上海一樣有購買力的城市,叮咚買菜目前所覆蓋的城市都是一二線的高質量用戶的城市,機會很大”。


      生鮮電商進入新賽程,莫岱青指出,之前生鮮電商玩家失敗的主要原因是燒錢和缺乏核心競爭力,新一輪競爭的核心點是供應鏈的能力以及產品的質量。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