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消協:農村居民最主要的消費場景依然發生在本地線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15





      3月13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2年農村消費環境與相關問題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我國農村居民對當前農村消費環境的綜合滿意度為75.35分,總體表現良好,但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本次調查共選取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824個行政村,最終回收有效樣本量3670個。數據顯示,當前我國農村居民最主要的消費場景依然發生在本地線下,40.9%的受訪者平時首選位于本村的商店、超市進行消費,接近兩成的消費則發生在本村附近的集市、農貿市場(19.8%)。選擇在電商平臺網絡購物的消費者占比僅為9.7%。但調查也顯示,農村居民正逐步養成網絡消費習慣,每月有1-5次網上購物頻率的農村居民占比已接近四成。


      調查還揭示了農村消費環境目前面臨的問題和障礙。


      一是城鄉居民的消費滿意度依然存在較大差距,農村老年消費者權益保障問題須重視。


      二是農村快遞、物流配送體系建設短板較為突出,31.0%的受訪者認為所在地缺少電商服務點和快遞點,30.7%的受訪者則認為農村電商快遞配送慢是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是農村市場的假冒偽劣產品依然存在,商品質量有待提升,44.5%的消費者表示最近一年內曾在本村及附近的市場上買到過假冒偽劣產品、“三無”產品,食品類預包裝產品和部分煙酒、飲料產品問題相對集中。


      四是農村消費供給有待豐富,29.7%的消費者表示農村實體店可購買的商品種類少,21.8%的消費者表示農村缺少像城市一樣的連鎖品牌商業設施,加上物流配送不便以及農民收入相對有限等因素,農村物價上漲、消費價格偏高的問題不容忽視。


      五是農村市場的售后服務還有待規范,35.0%的農村消費者表示本地實體店不提供退貨、換貨等售后服務。調查發現,盡管多數農村消費者對網購商品“七日無理由退貨”等相關法規政策有所了解,但實際運用的比例并不高,擔心售后維權的時間、費用成本較高是主要顧慮。(經濟日報記者 佘穎)


      轉自: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