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動餐飲消費加快恢復向好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5-19





      聚焦消費新需求,提高供需適配性,推動餐飲業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場景創新,提高運營管理各環節數字化水平,實現餐飲業高質量發展。


      今年以來,餐飲消費恢復向好,市場銷售穩步增長,不少餐廳門口又排起了隊。很多餐飲企業聚焦消費新需求,推進餐飲和旅游、會展等產業融合發展,推出更有文化味的新產品,努力提供更加多樣化、個性化的餐飲消費體驗,進一步激發了餐飲消費的活力。商務部發布的數據顯示,“五一”假期全國重點餐飲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57.9%。


      餐飲業營業收入占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重10%以上,吸納就業超過2000萬人,是促消費、惠民生、穩就業的重點領域。促進餐飲業高質量發展對于擴大內需、推動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重要意義。“五一”假期餐飲消費的亮麗成績,充分展示了我國餐飲消費市場的蓬勃活力和巨大潛力。


      要繼續大力推動餐飲業技術創新、模式創新和場景創新,特別是推動餐飲業數字化、連鎖化發展。當前,消費者獲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相關企業要加強創新,持續推出新的產品和服務,同時要研究不同渠道的特點,積極應用新技術,提高運營管理各環節數字化水平。相關政策要進一步鼓勵餐飲企業創新,多措并舉推動餐飲業創新發展。


      強化政策支持,提振發展活力。不少餐飲企業尤其是小微餐飲企業的自我發展、擴張和創新能力近幾年受到一定影響,需要逐漸恢復。立足當下,對一些前期實施較好的紓困政策可考慮適當延長,幫助更多餐飲企業走出困境,提振發展活力。


      放大品牌效應,拓展發展空間。今年以來,廣東和四川等地接連舉辦美食節等餐飲消費主題活動,取得了較好效果。這些主題活動既富有地方特色,又有一定文化內涵,也符合消費升級方向,有利于培育地方餐飲文化品牌,促進消費可持續增長。


      加強安全監管,提升供給質量。食以安為先,保障食品安全是餐飲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前提。餐飲業自身要建立起誠信、自我約束的機制,監管部門要完善全鏈條跟進監管體系。引導人們樹立健康飲食、反對鋪張浪費,促進餐飲業健康發展和餐飲消費可持續增長。


      背靠中國大市場,餐飲消費的市場空間仍然很大。聚焦消費新需求,營造新場景,發展新模式,提高供需適配性,能在更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同時,激發餐飲消費的更大潛力,實現餐飲業高質量發展。(王 珂)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