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熱,飲料開始進入消費旺季,飲料廠家及各路茶咖商家都在摩拳擦掌,“說故事”“拼茶底”“打價格戰”的時候到了。尼爾森數據顯示,第一季度,中國市場整個非酒精飲料品類(不含水)的銷量同比增長了4.4%。受消費市場帶動的還有資本市場,不少食品飲料企業股價飄紅,在業界觀點看來,飲料好賣也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大眾消費信心的提升、行業的蓬勃發展以及中國經濟的韌性。
多元化消費需求明顯 新茶飲走向供應鏈賽道
天氣轉熱,新茶飲市場迎來消費旺季,不少新茶飲品牌出現門店爆單的情況。“上新的喜茶,喝到了!”近日,北京市朝陽區消費者胡女士在朋友圈曬出外賣送來的新品圖片。在線上,多家門店也出現了制茶繁忙的景象,北京某門店半小時排隊杯數超過600杯。有消費者表示,自己像搶演唱會門票一樣“刷票”下單。
新茶飲熱銷,也直接帶動茶產業和水果產業的發展。但有專家指出,新茶飲行業的發展需要適應當下多元化的需求,要想長紅,最關鍵的還是要悉心經營,把控好品質,為消費者提供健康、美味和經濟時尚的產品。
“最近有一些新式茶飲品牌主動聯系我們,想到生產線參觀,希望和我們開展合作。”近日,江蘇大敬茶葉有限公司創始人果果說。果果經營的茶企位于江蘇溧陽,這里生產的高品質茶葉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客商的目光,其中就有一些新茶飲品牌。“他們對我們的原料、標準化加工技術都非常感興趣。”
中國茶葉流通協會副會長、安徽省茶業協會會長王傳友表示,中高檔的傳統茶葉,往往更加注重茶葉的外形,比如要“一芽一葉”;而新茶飲對于原料的訴求更多是在于茶葉的滋味和香氣,這對于一些只是外形品相欠佳的茶葉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消費機會。新式茶飲品牌公司與茶企建立原材料供應關系,也有利于綜合利用夏秋茶原料,擴大茶葉銷售,助力茶農增收。
隨著新茶飲賽道走向供應鏈時代,一些茶葉資源豐富的地區,也在借助新茶飲發展的熱度,引進新茶飲企業從源頭布局,助力當地產業升級轉型。奈雪的茶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龍井奶茶”“福鼎老白茶珍珠奶茶”產品銷量領先,多項數據均顯示傳統茶已成為影響新茶飲消費的重要因素,漸成新風尚。
與此同時,由于一些品牌新茶飲堅持使用真水果、真原茶等高品質原料制作產品,帶動了水果產業的發展。黃皮、油柑、楊梅、芭樂等“小眾水果”頻頻登上新茶飲的菜單,并逐漸被新茶飲帶“出圈”。
“制作一杯奶茶一般需要150毫升的茶底,使用我們的膠囊茶萃取,只要30秒即可完成。”近日,來自安徽黃山某茶葉公司的秦石磊帶著一款新式茶飲產品在合肥舉行的第十六屆安徽國際茶博會上亮相。這款小巧方便的膠囊茶吸引了不少觀眾駐足體驗品嘗。
在新茶飲行業,出品的效率和穩定性一直是個“痛點”。“膠囊茶在原料端實現了標準化。萃取階段用機器高壓萃取代替人工傳統沖泡,整個過程盡量減少人為因素的影響,無論是誰來操作都能得到統一的品質。”秦石磊表示,目前這款產品已經在上海的一家新茶飲品牌門店中應用。
有業內人士認為,新茶飲行業的門檻壁壘并不高,因此必須要在原材料、工藝以及營銷上持續創新,才能不斷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欲,被市場記住。為了適應不斷變化的市場需求,刺激消費者的嘗試欲和購買欲,創新口味、拓展品類、加強科技研發正成為新茶飲行業競爭更為激烈的賽道。
即時性消費增長 瓶裝飲料產銷兩旺
隨著天氣逐漸炎熱,飲料廠家的冰柜也開始出現在各大商超的顯眼位置,這意味著一年一度的飲料銷售旺季就要來了。近日,在北京、吉林、廣東等地的多家超市,飲料區開始加緊備貨,貨架上擺滿了琳瑯滿目的飲料產品,廠家也在抓緊布局飲料冰柜。
北京一家大型商超負責人表示,隨著氣溫升高,飲料消費已經出現了明顯回升,冰柜的陳列,也讓消費者即時性的消費有所增長。包括元氣森林等無糖飲料、紅牛等功能性飲料及娃哈哈純凈水在內的“國民品牌”受到消費者的喜歡,預計這些產品的銷量將出現增長。
國家統計局日前公布的一季度消費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8%,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貢獻率達66.6%,彰顯國內消費市場加快復蘇回暖態勢。在多方面因素共同推動下,一季度消費需求集中釋放,消費火熱的熟悉景象正在回歸。
飲料行業的旺季不僅體現在銷售端,在生產端同樣熱火朝天,生產廠家也在為即將到來的消費旺季做準備。在華彬湖北咸寧工廠,飲品生產線正在高速運轉,運輸車輛正有條不紊地從工廠駛出,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消費旺季。今年以來,娃哈哈集團一季度整體銷售相較去年同期平穩增長。實現首季“開門紅”的徐州生產基地負責人表示,面對二季度,已經為即將到來的銷售旺季做好了準備。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隨著消費的復蘇,中國飲料市場尤其是功能飲料行業將具備更多的可能性,對比海外市場的人均飲用量仍有增長空間,需求潛力大,行業有望延續高景氣狀態。
內生動力逐步增強 食品飲料板塊集體飄紅
隨著飲料行業進入消費旺季,不少飲料股也跟著火了起來。
全球資本研究機構金證研分析認為,2023年第一季度,消費風格指數成分股的歸母凈利潤平均值較2022年第一季度增長10.2%,而A股整體的消費板塊平均ROE也有明顯提升,其中,食品飲料、家電兩個板塊在一季度實現的凈利潤平均值,較同期分別增長17%、14%。與其他行業不同的是,消費行業內部的企業“涇渭分明”,必選消費品包括了飲料食品、糧食、調味料等,必選消費領域的個股,其長期投資價值會較可選消費品領域的個股明顯,而可選消費領域的個股,其成長性或更強。
“食品飲料行業的內生動力正在逐步增強,我國經濟整體向好,再加上消費復蘇,促使整個中國的茶飲及飲料行業很有可能在2023年呈現全方位多維度爆發現象。”朱丹蓬認為,對于相關行業企業來說,有前景有盼頭。“就在最近,我們走訪市場進行了一番調研,發現茶飲及飲料企業的整體預訂量包括人員配置、原料等方面已經超過了2019年同期水平,相信在接下來的三個季度,各個企業在供應鏈的準備上會更加充分,目前來看發展態勢也會持續紅火。”朱丹蓬表示,飲料消費的紅火也一定程度上體現出了大眾消費信心的提升、行業的蓬勃發展以及中國經濟的韌性。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