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618狂歡購物節”已經開始預熱,各大電商平臺紛紛推出各種促銷活動。在各種活動中,消費者要如何進行選擇,又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呢?
江蘇省消保委根據既往消費投訴情況,分析得出,促銷期間消費問題主要集中在商品質量、虛假宣傳、物流配送等方面,為此特別發布“618”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消費時要貨比三家、按需購買、理性購物、安全消費。
正規平臺有保障,微商代購要警惕。消費者在網購時要注意選擇在成熟正規的電商平臺官網上購買,不要輕易點擊來源不明的網頁鏈接,在平臺選購商品時除了價格,也要關注店鋪是否值得信賴,消費者可以從經營時間、消費者口碑、信譽等級等方面去判斷。一些社交媒體上的商家或代購缺乏第三方平臺作為保障,商家資質、地址等信息無法確認,存在較大的消費安全隱患,發生消費糾紛后難以維權,消費者對此類交易一定要警惕。
促銷活動套路多,摸清底細贏實惠。拼購、預售、滿減、紅包……“618”活動期間商家各類促銷手段繁雜,但實際上里面的套路可不少。例如紅包優惠券的使用常常暗藏門檻,消費者在領取使用各類紅包時,要提前了解清楚其使用條件,付款前要核對是否與自己計算的優惠價格一致,避免出現不能疊加使用、降價存在限額導致“滿減不減”等情況。消費者還要關注商品的歷史價格,防止商家“先漲后降”。
直播帶貨人氣旺,下單之前多思量。當前直播帶貨模式蓬勃發展,但這一消費模式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江蘇省消保委建議消費者盡量在正規直播帶貨平臺購買商品,同時要認真查看經營者在直播平臺的資質信息公示情況,購買商品時不能輕易聽信主播的口頭宣傳介紹,要從信譽度、成交記錄、評價詳情等多方面對商品進行評估。
面對低價不沖動,理性消費莫跟風。為了刺激消費,平臺商家往往會推出各種優惠活動或官方直播吸引消費者選購,不少消費者在比較、選購、湊單的過程中為“優惠”而購物,為“省錢”而湊單,購買了超過實際需求量的商品。江蘇省消保委建議消費者在購物前提前擬定購物清單,列出所需商品;購物時依據清單挑選商品,避免沖動消費;購買后發現自己囤貨過多,可在商品不影響二次銷售的情況下,及時向商家提出退貨,避免浪費。
節日物流壓力大,收貨細節要確認。“618”期間訂單暴漲,給物流帶來了一定壓力,延遲發貨、錯誤發貨、快遞丟失等問題出現的概率提高,消費者要提前做好心理準備,避免購買急于使用或保質期較短的商品。消費者可以在網購時提前與商家就發貨時間、發貨地點、退換貨方式、運費險等信息做好確認,收貨時最好當場查驗商品,如發現外包裝破損、實物與宣傳有出入、質量存在瑕疵等,要盡快聯系商家進行退換貨。對未能按時送達的貨物,消費者要留意交易系統內的自動確認收貨時間,及時聯系賣家延長收貨時間。
防范意識要樹立,防詐防騙保財產。消費者還應樹立防范意識,對當前互聯網上以各種理由要求消費者添加所謂“官方客服”微信并進行轉賬的來電、廣告或短信保持警惕。網購時要通過平臺官方支付渠道交易,不要直接私下轉賬或掃描來路不明的二維碼付款,不要隨意點擊商家發送的鏈接。此外,消費者還要注意保護個人信息安全,不輕易將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驗證碼等透露給他人,防止信息遭到不法分子利用。
江蘇省消保委提醒消費者不能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注意留存好相關交易證據。在發生消費糾紛時,可以先同商家以及購物平臺協商處理,如果協商不成,要及時向有關部門投訴,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見習記者王紀民 通訊員徐悅)
轉自:央廣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