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國民咖啡消費習慣養成,咖啡行業保持高速增長。今年4月份至6月份,國內咖啡團購訂單量大漲250%,專家預計全國咖啡市場規模2025年或突破1萬億元。受消費回暖復蘇等利好因素影響,今年以來,咖啡消費量持續增長,地方政府和相關企業積極入局,搶抓咖啡經濟風口。
市場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天眼查App顯示,我國目前有超18萬家咖啡相關企業,今年新增約1.48萬家,同比增長3.79%。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咖啡市場正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咖啡行業基本保持25%至35%的高速增長,預計到2025年全國市場規模將突破1萬億元。
東吳證券分析師湯軍認為:"從產業鏈看,上游種植價值貢獻較小,占比僅為1%;中游加工及下游流通價值貢獻占整個產業鏈的93%,屬于高利潤區。企業向下延伸產業鏈,有利于做大、做強、做優。全球咖啡消費走過速溶、品牌連鎖、精品咖啡的歷程,我國現磨、精品咖啡快速發展,本土品牌迅速嶄露頭角,國內咖啡市場正處于高速成長期。未來,消費升級創造多樣化需求,三四線城市成主要引擎,國內咖啡賽道繁榮發展正當其時。"
咖啡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也引來各路資本積極入局,通過完善配套設施、踴躍創業融資、成立風投基金、延伸產業鏈條等方式,搶抓咖啡經濟風口。
地方政府也高度重視咖啡業態對微觀經濟的正面作用,積極營造良好氛圍。今年以來,武漢、長沙、長寧、上海、重慶等地先后舉辦咖啡節活動,并與櫻花、燒烤等元素結合,繁榮當地咖啡消費市場。
企業積極布局
在咖啡市場繁榮發展的背景下,多個中國本土咖啡品牌逆勢增長,實現了異軍突起。6月5日,瑞幸咖啡在中國市場的門店數量已達1萬家,成為中國首家突破萬店的連鎖咖啡品牌。近日,本土新銳精品咖啡品牌格子咖啡(GridCoffee)披露,自2022年8月在北京三里屯開業以來,截至今年6月,其在北京已開設13家門店,預計2023年新增30-50家門店,并拓展至上海、成都等地。
中國食品產品分析師朱丹蓬指出,本土咖啡的崛起和迅速成長,既離不開領頭企業的穩定發力,更需要"后來者"的大膽破局。這些企業努力摸索與創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中國味"。
咖啡市場的強勁增長,也引起上市公司的高度關注和積極參與。東風股份專門成立消費投資基金業務,布局了三頓半、落飲等主流新消費品牌。上海艾錄為咖啡粉灌裝提供具有氧氣阻隔要求的食品包裝袋設計、生產和服務。日盈電子、萊克電氣、祥明智能等均有電子元器件用于智能咖啡機生產、組裝及測試領域。佳禾食品發布定增預案,擬募集不超過7.5億元,其中5.5億元用于擴建咖啡產能,以彌補精品咖啡產能不足之需。
佳禾食品相關人士表示:"美國、德國、巴西、法國等全球主要成熟咖啡市場年人均咖啡消費杯數為449杯,我國年人均咖啡消費杯數雖僅為9杯,但是增速迅猛,亦為我們做強做優主業增添信心。消費者對精品咖啡豆、精品研磨咖啡粉、精品冷萃熱萃咖啡液、RTD即飲咖啡、凍干及混合風味咖啡需求旺盛,公司新增產能已是箭在弦上。"
轉自: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