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金周”服務零售火爆折射中國消費活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12





      “史上最熱”黃金周結束了。這里的“熱”,有實打實的數據支撐。


      文旅部統計顯示,今年中秋國慶假期的出游人次達到了8.26億,和2019年國慶同期比起來增長了4.1%,旅游收入更是達到了7534.3億元。中國旅游研究院院長戴斌稱,整個中秋國慶黃金周假期,平均下來每天有超過1億人出游,每天創造約1000億元的旅游消費。


      這些數據,無一不反映了假期經濟的火熱,也彰顯出中國經濟復蘇的巨大潛力。超長的假期,將“金九銀十”的傳統消費季推向新的高潮。


      中國每年的“十一”黃金周,其實都承擔了兩重功能,一是為國民提供放松休息的機會,其次承載著擴內需、促消費的經濟目標。今年是消費提振年,在年初中央即定下全力“拼經濟”的主基調下,今年“十一”消費數據無疑備受期待,而其最終表現又十分振奮人心。


      當前,全球經濟風險與挑戰并存,外貿不確定性增加,社會投資也日趨謹慎,中國實現經濟發展模式的轉換,保持高質量發展,消費被寄予厚望。


      促消費,需要“兩頭抓”:在需求端,要采取一系列鼓勵和改善居民消費的政策措施,提振國內消費信心;在供給端,要圍繞消費者需求生產質量可靠的產品,同時通過改善、創新服務內容,讓消費者買到滿意的商品與服務。


      在這次黃金周盤點中,有一個數據引人矚目。美團發布的“十一”黃金周消費數據提到,全國生活服務日均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153%,住宿、餐飲、門票、出行等服務零售迎來消費新高,成為假日經濟的新引擎。


      服務消費,或者說服務零售,這是一個比較新穎的概念,與實物消費相比,其特征在于無形性、動態性和互動性,強調的是顧客所感知到的服務體驗。就像國家近年來重點打造的服務貿易一樣,服務零售在以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全新格局中,被置于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一個明顯的信號是,從今年8月份開始,國家統計局首次增加發布服務零售額數據。且這項新增指標在經濟運行中表現亮眼。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7%,其中服務零售額增長19.4%,服務消費對于整個市場的帶動作用非常明顯。


      服務零售之所以被納入統計口徑,說到底是由于我國經濟從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居民消費形態逐漸由商品消費為主轉向商品和服務消費并重,服務消費對恢復和擴大消費、促進產業升級的作用越發不可忽視。充分挖掘這一指標,對我國經濟動能轉換具有深遠意義。


      今年7月底,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關于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中,擴大服務消費就是重點之一。擴大服務消費要靠實干:一方面要著力推進服務消費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挖掘服務消費市場潛力,增加優質性服務供給;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市場力量,尤其是要激活數字化零售平臺在服務零售層面的潛力,貫徹好中央提出的“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


      在這方面,一些本地零售平臺做出了有益嘗試:通過線上化、團購、直播等多重方式助力服務零售企業搶抓假日消費機遇,為服務零售商家提供線上門店展示、團購套餐、訂座預訂等數字化產品服務,不僅助力了商家訂單增長,更為其打開了經營思路,提振了發展信心。


      這個假期,火熱的消費數據,讓國民再次感受到了久違的人間煙火氣,看到了中國經濟復蘇的信心。作為“三駕馬車”之一的消費,在未來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將持續發揮關鍵作用。作為涉及行業種類眾多、輻射帶動效應巨大的服務零售業,其市場潛力也值得挖掘,前景值得期待。(王彥)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