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黃金周數據看消費市場的變化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10-18





      “黃金周”是觀察經濟的重要窗口之一。作為涵蓋兩個重要節日的加強版“黃金周”,今年的國慶中秋雙節8天假期消費市場的成績單可謂亮眼。國內旅游出游8.26億人次,實現國內旅游收入7534.3億元,同比增長129.5%。美團發布的“十一”黃金周消費數據顯示,全國服務零售日均消費規模較2019年同期增長153%,是五年來最旺“十一”。支付寶發布的“十一”消費報告顯示,面對吃、住、行、游、娛、購等豐富的消費產品供給,“十一”假期前三天全民人均在實體店消費的頻次同比增長了45%。


      我們看消費市場,除了看數據,還應進一步看微觀市場的表現。今年以來,各地為促進消費市場加速恢復,采取了包括創新模式、優化服務、豐富形態等方式,推動了文旅、餐飲、文娛、體育、會展等服務消費市場加速回暖,形成很多新的增長點。


      文旅消費已成為多數國人節假日的剛需。今年以來,隨著文旅市場不斷擴大,“旅游+美食”“旅游+文化”“旅游+研學”“旅游+實景演出”等多重創新的文旅“套餐”成為各地破圈兒的重要方式。這意味著,在文旅業的發展過程中,各地不再唯資源論。以市場為導向,結合各行業特點、用科技、藝術、文創等手段在內的融合發展,塑造新業態新場景的運營與推廣已成為行業共識。


      非文旅消費意愿火熱。節日期間仍有多數消費者選擇居家休息。京東消費數據顯示,“十一”期間家電消費增長迅速,其中智能家電、廚房家電等改善型商品增長最為明顯;國慶長假作為婚慶的集中舉辦期,也拉動了黃金珠寶消費的增長。投資金消費增長772%,珍珠吊墜增長69%,和田玉項鏈增長41%;婚慶火爆也拉動鮮花禮品的熱銷,婚慶鮮花銷售同比增長104%……這些皆體現出消費者對美好生活品質的更高追求。


      盡管各項數據彰顯出消費市場的內生動力,但我們仍要看到微觀市場存在的問題和挑戰。


      比如出行方面,高速堵車、高鐵票“優先滿足長途旅客”、飛機票及酒店價格飆升等問題令人憂慮,亟待提高相關行業的自律與監管來解決不公正現象。又如旅游方面,熱門景區人滿為患,隨之帶來的環境污染、資源過度消耗等問題逐漸凸顯,不僅影響游客的出游體驗,也對景區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的課題。再如物流方面,居家消費對相關商品的物流配送、售后服務要求較高,如何保障節假日的服務品質,也是相關平臺需要思考的問題。


      消費一頭連著宏觀經濟大盤,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美好生活。當前消費需求不斷走高,必然要求消費市場結構不斷優化升級,進而帶動國民經濟各個環節優化升級,促進供給端提質增效和供需更好匹配。


      “黃金周”消費市場可以說是市場的階段性“考試”,我們唯有發現問題,才能抓住機遇,實現優化。我們期待未來繼續聚焦重點,多措并舉,拓寬消費場景、營造消費氛圍、改善消費條件。各地區各部門要緊跟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優化商品和服務供給的質量和結構,才能進一步激發消費市場更大動能,推動經濟持續恢復向好。(王菲)


      轉自:中華工商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